芒闪闪,比其他殿宇小巧得多的建筑物。
这是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铜殿,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以杨州的饶富,似尚未有那么一座铜铸的庙宇。
见此徐子义眉头不由微动,整个人身影一动,顷刻间功夫便已激射向众殿宇以五彩琉璃造成覆盖的众庙瓦顶之上,居于两座佛塔间的大钟楼。
此处乃净念禅院最高之处,刚好以居高临下一看这净念禅院的虚实。
阵阵梵呗诵经之声,悠悠扬扬的似从遥不可知的远处传来,传遍寺院。
徐子义如入无人之境,登上安放了重达千斤巨钟的高楼上,俯瞰远近形势。
他当初当着师妃暄的面,曾夸下豪言,说日后会亲取和氏璧。
有此一遭,这净念禅院毕竟会戒备森严!
徐子义功力尚未尽复,自然仍需谨慎。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想见在阳光照射下的辉灿情景。
他们处身的钟楼位于铜殿与另一座主殿之间,但相隔的距离却大有差异,前者远而后者近。形成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凋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的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
其他建筑物就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圣气象。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前放了一个大香炉,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好似令人的心绪亦不由宁静下来,感染到出世的气氛。
诵经声就在铜殿之后相隔只有十丈许的大殿传出,寺内其他地方则不见半个人影,有种高深莫测,教人不敢轻举妄动的情景。
最诡异的是除了铜殿前的白石广场四周和佛龛内点亮了灯火外,连诵经的殿堂都是黑沉一片,使人意会到假若走上白石广场,便会成为最明显的目标。
不过今日烈阳当空,照得琉璃瓦顶异彩涟涟,寺内外通道旁的大树都把影子投到路上去,更添禅院秘不可测的气象。
徐子义目光落在那座大门紧闭的铜殿,耳边响起那阵梵呗诵经之声,神色不由微微变化。
别人或许还难以看看出这净念禅院的虚实,可徐子义仅凭这阵梵呗诵经之声,就看出了净念禅院对于和氏璧的守护是明松暗紧。
这看似只是梵呗诵经之声,实则却是一种高明的练功方法,而能毫不间断的连续下去,必然少说是两组在配合。
故能若流水之不断,既是威严,又兼得练功之妙的高明法门
仅从这些僧众梵呗诵经之声便可看出他们的内息吐呐极为绵长,分明都是深厚的内功底子,而每组诵经人数该在百许人间。
二百多个内功造诣不低的僧人,还加上净念禅院护寺的四大金刚,以及一个练闭口禅的了空禅主,这般阵容足以震慑不少心怀贪念的江湖中人了。
难怪这净念禅院内,殿宇外也连几个护寺的僧众都看不到,仅凭他们这般毫不间断的梵呗诵经之声,就足以让许多人知难而退了!
不过仅凭这些,远不足劝退徐子义!
“叮!叮!叮!
三下清脆的磬声,从做早课的大殿传来,念经声倏然停止。
整座禅院万籁俱寂,只有虫鸣唧唧之音,逐渐填满山头与寺院的空间。
“了空禅主可在,徐子义今日特来禅院亲取和氏璧!”
明白自己不可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前提下取走和氏璧,徐子义于是便索性光明正大讨要起了和氏璧。
随着净念禅院诵经声倏然停止,徐子义的声音顿时响彻在净念禅院的上空,他这声看似平澹,其中却暗藏莫名霸道,竟让不少刚结束早课的僧众心神一颤。
徐子义话语刚落,刚刚还万籁俱寂的禅院,瞬间就变得热闹起来。
只见有若长蛇阵的和尚,不但没有散队,还在一名有着令人懔慑的体型,与其他身穿灰袍的和尚有别的蓝袍和尚领头下,笔直朝白石广场这边走过来。
除蓝袍和尚手持重逾百斤的禅杖外,其他人都手挂佛珠,眼观鼻,鼻观心的,宝相庄严,但又不虞因视野收至窄无可窄而跌倒。
只见这二百三十二个老幼和尚,整齐地在文殊菩萨和钟楼间的空地列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