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赶路之人(下)(1 / 4)

人间最高处 见秋 2590 字 2023-11-06

斗寒洲那座栖客山,雪每夜都在下,学子一茬儿换一茬儿。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即将离开书院的学子会自行每日早起,由山下往山上扫雪,在离去那日才会从山上往山下去,然后对着守门的杨老汉深鞠一躬再离去。

现如今要离开的学子,其实不知道扫雪的规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寓意。只是他们初来栖客山时就瞧见了这一幕,几年下来,等到他们要走的时候,即便还是不知道扫雪有什么寓意,却还是愿意拿起扫把,上山下山。

听说从前那座三字塔外有一棵梅树,再往前近十年,三字塔里还住着人呢。

至于这三字塔的三字,到底是个什么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今日有个学子要返乡,结果扫雪下山之后,却发现山下小屋大门紧闭。

年轻学子走去窗边,这才发现窗户口多了一道悬挂木牌。

年轻人伸手将牌子翻过来,果然,背面有刻字。

一眼过后,年轻学子会心一笑,对着门房作揖,随后对着栖客山作揖,然后把扫把靠在门口扭头离去。

那道木牌上写着:“扫山上雪,除心中尘。道理在书上,学问在路上,且前行之。”

鲍酬去给父母以及他的爷爷上香,樊江月便到了青椋山。

是个老儒带着一男一女,男子二十来岁的模样,背着一双板斧。女子十多岁,背着一把与她等高的芭蕉扇。

如今山下木屋住的,是个胡子拉碴的道士,瞧着可不像是道士。

这下好了,原本两个人下棋,这下子又多了个观棋喜欢说话的。

后浪推前浪,新人换旧人,世事本该如此。

楚剑云刚要出手,却忽然发现远处有几个年轻人飞掠而来。

那明使撇了一眼年轻人腰间令牌,笑呵呵取出一张符箓,轻声道:“可杀我一人,杀不了千千万万个求太平之人,教祖想要的太平盛世,早晚会降临。”

天下知道安子本名的,不出四手之数。

八月初,中土那座紫府山,又来了个老头儿。

说起安子,他不由得叹息道:“郑红烛要是早生两千年,大罗金仙不在话下,凌霄境界抬手可得。”

青鸾洲来的,就他一人。

可其实同一艘船上,还有一对从瘦篙洲登船的师徒,如今已经返回扶舟县,在风泉镇里了。

白帝是谁,尚不可知呢。

死寂,一片死寂,大家都陷入职了沉思之中。

可栖客山从来也就只有教书人,雪。

说来说去唯有一句话,说是有大灾将至,唯有太平教祖可救众生。

可惜了,自个儿这个莫家大少,只是字面上的大少,屁用起不到。

老了老了,可与好友一起,还是有些少年心性。

此时此刻,二人正下方隶属于新桑国樵县的山野小镇,多了三个外乡人。

老和尚叹息一声,无奈道:“好了好了,若他真能夺取我紫府山气运,我不拦行不行?”

一道箭矢洞穿明使额头,年轻人撇嘴道:“想自杀?哪儿那么容易?死也得死我手上,要不然我怎么交差?”

有个读书人返回中土,去的头一个地方就是洗笔湖。

三人走入一座破破烂烂的小屋,有个穿着草鞋一身素衣的孩子正对着米缸发愁。

杨老汉笑着搂住老和尚肩膀,轻声道:“老贼秃,你比你师祖靠谱儿多了啊!”

玄岩轻声道:“就是那个打穿了十二楼却不过天门的家伙呗。”

乔峥笠问道:“是谁?”

写书一事,可不是时间够提笔稳就行的,忒费脑子了。

已经招呼了顾衣珏来捞他,陈桨也准备去休息了。

老儒迈步走入,笑问道:“饿吗?”

话说到这里,乔峥笠转身离去。

撑得时候倒是越来越久,只是……到现在,刘景浊全力出拳,拢共沾了六次陈桨衣角。

读书人瞬间泄了气,扭头儿往下方人间看去。

也不知怎的,乔峥笠忽然起身,收敛了笑意。

杨老汉叹气道:“娘的,五岳山君是干嘛用的。”

越说越气,他娘的等哪天你们你们跪死在缸前也不见长了,人家只会说你心不诚。

至于赶瘟神,到底是个什么来由,别说她樊江月,连刘景浊也不大明白。

好在是,白帝未生于西方。

今日课上,山长亲自讲学,其实算不上讲学,好像只是聊天儿。

扫雪先生走了,看门爷爷也走了。

久违的登上小舟,这几年尽赶路了,都懈怠了写书,等观礼之后再返回青鸾洲,他就开始一心一意去写书了,一天写他个一万字。

后山那边,练拳已近两月,每天都是顾衣珏把刘景浊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