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内的气氛有些冷,连李承乾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看着气氛差不多了,太宗开口问道:“今日可有认真观政?”
李泰率先开口,恭敬行礼说道:“儿臣今日观政颇有心得,来时与三哥讨论了许久。”
李恪紧接着出言说道:“儿臣今日一观,收获颇丰,更觉父皇不易。”
太宗点了点头,对于他们的回答相当满意,然后又转向了李佑和李承乾问道:“你们呢?”
“儿臣倒是觉得,如今天下承平,要处理的事情却更加繁多,江山易得,却难守,能打天下,是雄主,而能治天下,为明君。假我为君,儿臣不愿做那祸在当代,功在千秋,为万世所歌颂的雄主,儿臣宁愿被后世称作守成之君,为一世百姓开个太平。”
李佑呆愣愣的看着李承乾,他不理解,上一秒还因为胡姬所面红耳赤的李承乾,如今哪来的如此气势,连他都被震慑了好久。
太宗更是喜上眉梢,连连称赞,当即下诏:“宜令听讼,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
李泰看李承乾的目光有些惊讶,而李恪倒是没有那么的惊讶,只是暗自羡慕。
尘埃落定,太宗又看向了李佑问道:“你呢?”
李佑听后想了半天,然后挤出了三个字:“听不懂。”
太宗不生气,只是说道:“听不懂就跟着你的老师好好学。”
高明,青雀,恪儿留下,朕会出个题目,叫你们答辩,一会魏征,孔颖达,萧瑀来与你们辩论,朕不需要你们胜过他们,但希望你们能吸取一些经验。
三人应诺,李佑有些不舒服,不过也没什么,毕竟是自己选择的,躬身告退,太宗点了点头,但是没有准许他出宫,而是说道:“去给你母妃请个安吧,进宫一趟也不容易,待会朕会派人送你回去。”
“诺。”
后宫很大,李世民忘了李佑不怎么进宫,找不到路。李佑也懒得再回去,看到了总归是不舒服的,他们都在与名士大儒辩论,自己去干什么。
这样想着,李佑就左拐右拐的,看哪儿顺眼就去哪儿,不知不觉间,竟然到了立政殿。看着门口高悬的殿牌,李佑摇了摇头,还是没选择进去参见一下长孙皇后,毕竟没什么交集,突然前去,反而有些冒昧。
可没走多久,一个和自己差不多模样的小丫头,牵着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停的逗弄着,教他走路,李佑有些好奇,目光忍不住的朝那边看着,心里不停的盘算着,这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那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丫头背对着自己,没看到李佑,可那两岁的孩子,却是看到了自己,指着自己咿呀咿呀的,李佑听不清楚他说的是什么,这个时间孩子的话,估计只有父母,或者更加亲近的人能听懂。
女孩看着小娃娃的模样,转过头来,看向了李佑,然后神色一惊:“是你?”
李佑也是一愣,随即笑了笑,然后说道:“叫哥。”
“怎么?出去几天,就不知道谁是老大了?你不哭着求我了?”
李佑脸色一红,一些不好的记忆冲进了自己的脑海,不过他仍然强装着镇定说道:“那都是陈年旧事了,不许再提!现在我是你哥。”
“叫声姐姐,不然参你一本,怎么帮你出的宫就怎么把你弄回来。”
“切,吓唬谁呢?”李佑满脸不信,然后看着一旁的小孩问道:“这是你孩子?”
那女孩脸色一僵,然后黑着脸说道:“这是你弟弟。”
“我弟弟?我还以为我多了个外甥呢,”
“弟......弟。”那小孩学着二人的模样,也喊了出来。
女孩一听,顿时笑的花枝招展,一如春日桃花灼四海:“哈哈哈哈,他叫你弟诶,你快管他叫哥。”
李佑黑着脸,看着女孩,有些生气的说道:“李丽质你还真是一点没变。”
“切,你不一样。”女孩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李佑,继续跟着小孩玩耍。
李佑倒是也不跟他继续计较了,他轻轻走了过去,捏了捏小家伙的脸蛋问道:“他取名字了吗?”
长乐公主也没继续跟李佑贫嘴,而是看着小小的男孩儿说道:“父皇说如今天下当大治,为政者当善。所以,给他取名为治,字为善。”
“李治?”
“阿巴阿巴。”小家伙听到有人叫自己,赶忙趴进了姐姐怀里,不敢看李佑。
李丽质一看,又笑了出来,轻轻摸着李治巴掌大的后背说道:“不怕不怕,叫哥哥。”
看到小家伙这副模样,李佑一时间有些失神。
“啊啊啊啊。”小家伙的声音把才刚走神的李佑拉回了现实,他不知道说些什么,李佑反正听不懂,其实也没人能听懂,只不过待的久了,就知道他要干嘛了。
“听话,叫哥哥。”长乐公主轻声细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