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选择钓小口鱼(1 / 2)

这右边的兄弟应该是个自来熟。
林宇蹲在船板上,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鱼线与鱼钩之间,正要将拟饵系紧时,又传来了右边男人爽朗的声音,“兄弟,你是哪里的?”
他抬头望去,只见隔壁船上的男人单手撑着钓箱,另一只手握着啤酒瓶冲他晃了晃。
林宇怎么也没想到,来比赛,对方还带着酒。
一看就是个酒蒙子。
“呵呵,本地的。”林宇笑着扯紧鱼线,铅坠在阳光下划出银亮的弧线。
“呦,本地的!”
陆闯突然凑近船舷,橡胶靴在甲板上蹭出刺耳声响,“看你系鱼线挺专业,你是专业的选手吗?”
这话让林宇动作顿了顿。
普通钓友只会盯着鱼竿长短,哪能看出他改良过的双扣系法?
远处王通慢条斯理整理钓具的模样突然闪过脑海,他这才意识到这场比赛藏龙卧虎。
陆闯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仰头灌了口啤酒,喉结上下滚动:“我叫陆闯,大连过来的。”
他晃了晃酒瓶,铝制拉环叮当作响,“这辈子没别的爱好,就爱跟着渔船往深海跑。见着会钓鱼的兄弟,比见着财神爷还亲!”
林宇当即恍然。
原来是大连过来的,难怪说话这么重的海蛎子味儿。
“呵呵,你好,我叫林宇,我是个渔民,所以看着专业!”
林宇嘴角勾起一抹笑,手上动作不停,将整理好的鱼线盘成规整的圈。
他不着痕迹地打量着陆闯,对方身上那件印着海浪图案的速干衣,面料在阳光下泛着哑光,明显不是渔村集市上能买到的便宜货;腰间的多功能工具包鼓鼓囊囊,金属扣环闪着冷冽的光,一看就是价格不菲的专业装备。
再看陆闯脚下那双防滑靴,橡胶底纹路清晰,几乎没有磨损,倒像是特意为比赛准备的新鞋。这样的穿着,在渔民堆里可不多见,想来对方的生活条件,比普通渔民优渥不少。
“原来是这样,那你的技术也不错,很高兴认识你。”陆闯把啤酒瓶在船帮上磕出脆响,铝盖蹦进海里惊起一圈涟漪。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林宇将线轮卡在鱼竿卡槽里,金属扣合的声响在浪涛声中格外清晰。
隔壁船的陆闯正往鱼钩上挂整只鱿鱼,动作熟练得像在给情人戴戒指;远处王通的钓箱已经码放得整整齐齐,也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林宇望着左右两侧的高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竿柄上的防滑纹。
这场比赛,总算有了点意思。
他俯身望向船舷外的水面,阳光穿透六米深的海水,在海底勾勒出暗礁的轮廓。
那些褐色的礁石像沉睡的巨龟,缝隙里偶尔闪过银蓝色的光斑,那是马鲛鱼群在巡游。水流从西北方向涌来,带动水面形成细微的涡旋,这种流速最容易聚集小鱼,是钓获大型掠食鱼的绝佳位置。
“好钓点!”
林宇低叹一声。
很明显,云瑶是在钓点上,是下了功夫的,特意给他挑了一个好的钓点。
而后,他用指尖蘸了蘸海水。
水温大约22.7摄氏度,比表层低3度,说明水下有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盐。
他抓起主办方提供的虾饵,突然瞥见饵盒角落趴着只指甲盖大的沙蟹,蟹钳上还沾着荧光绿的藻类,这些鱼饵都还算不错,只是和自己制作的鱼饵有明显的差距。
和林宇做着同样动作的还有王通和陆闯,而其他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抛线下竿了。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除了他们三个,其他人都不专业。
因为合格的钓手从不会盲目下竿。
林宇屈指弹了弹水面,涟漪荡开时映出海底的褐黑色礁群。
这片水深约8米的海域,礁石缝隙间正有银光闪烁:那是豆娘鱼群在穿梭,而它们身后三米处,几道青灰色影子时隐时现,那是六线鱼在追猎。
他将手指插入海水,23℃的水温让指尖泛起微凉,这种温度下,近海的鲷科鱼类最活跃。
“就钓黑鲷。”林宇喃喃自语。
虽有暗流可能引来大鱼,但近海沙质海底的食物链层级有限,贸然追求大型鱼只会浪费时间。
而这场比赛,并不以所钓鱼的大小论输赢。
所以,林宇做出了见最正确的判断。
他抓起主办方提供的虾饵,这种带着海水咸腥的饵料最对黑鲷胃口。
钓组入水的瞬间,林宇看见王通的浮漂已稳稳立在水面,而陆闯的钓线正以45度角切入水中,三人的动作如出一辙地精准。
王通将虾肉饵挂在鱼钩上的动作突然停滞,目光越过粼粼波光,落在林宇身上。
只见那年轻人赤脚踩在渔船甲板上,褪色的牛仔短裤卷到膝盖,露出被海风晒成小麦色的小腿。他正半蹲着,手指如穿梭般灵巧地调整着鱼线长度,手腕轻抖间,鱼钩便精准地落在暗流交汇之处。
这样行云流水的专业动作,让王通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场比赛除了自己,竟还有人如此深谙海钓门道。
尤其眼前这个一身农民打扮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原本他还以为是个来凑数的菜鸟,此刻却不得不重新审视。
面对王通投来的诧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