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讨论(1 / 2)

小周走出信息中心时,走廊里的消毒水味混着晨光扑面而来。他望着墙上&bp;“为死者言,为生者权”&bp;的标语,突然想起王凯生妻子在电话里说的最后一句话:“他总说跑长途像走钢丝,不知道哪天人就没了……”&bp;此刻,那些在信息库里翻滚的冰冷数据,终于拼凑出一个鲜活生命最后的轨迹,而那个瘸腿男人的身影,也在这些线索的指引下,渐渐浮出水面。

团队成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休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倦意,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释然。小张打了个哈欠,感慨道:“虽然过程熬人,但能找到死者身份,也算是没白忙活。接下来,就看王队他们能不能顺着这条线索抓到凶手了。”&bp;小周点点头,心里清楚,确认死者身份只是第一步,要揭开王凯生死亡的真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他们为这个消逝的生命找到了名字,也为后续的侦破工作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第二天,刑侦支队会议室的百叶窗被拉得严严实实,只有几缕阳光从缝隙里钻进来,在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斑。李明把搪瓷杯往桌上一墩,茶渍在杯底晕开,像幅抽象的地图。“人都到齐了,”&bp;他扫了眼在座的人,每个人眼下都挂着青黑,“说说吧,从小杨开始,把砂石厂的勘查情况详细讲讲。”

小杨翻开勘查记录本,纸页翻动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砂石厂&bp;B&bp;区料斗内发现男性右肢残段,离断平面位于肩胛骨中段,断端呈斜行,长轴与肢体长轴夹角&bp;45&bp;度,创缘不整齐,可见皮肤、肌肉、肌腱的撕裂牵拉痕迹。”&bp;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灯光,“现场提取到&bp;44&bp;码登山靴印,前掌磨损严重,鞋纹里嵌着红褐色黏土,与料场边缘的泥土成分一致。料斗下方地面有&bp;3.7&bp;米长的血痕,呈喷溅状,末端有擦拭痕迹,血痕&bp;DA&bp;与残肢一致。”

“有没有发现作案工具?”&bp;李明追问,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在料场西北角落的废弃水泥袋堆里,发现一件撕裂的黑色工装外套,”&bp;小杨翻开下一页,“袖口磨破,露出灰色护腕,左胸有直径&bp;2.1&bp;厘米的焦黑破洞,经检测为高温灼烧形成。外套口袋里有红塔山烟蒂,DA&bp;与残肢不符。另外,传送带齿轮组缠绕着一缕深蓝色纤维,双股编织结构,与残肢表链上的纤维粗细一致,但颜色稍浅,可能是被机油脱色。”

**接过话头,把尸检报告的复印件分发给众人。“死者男性,年龄&bp;35-40&bp;岁,右上肢残段长&bp;62&bp;厘米,离断为生前伤,断端肌肉组织呈暗红色,筋膜下可见出血带,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有收缩性出血,肌间沟内有少量未完全液化的凝血块,提示离断时间在&bp;8-12&bp;小时之间。”&bp;他的声音沉稳,带着法医特有的冷静,“死亡原因初步判断为机械性窒息合并急性失血性休克,残肢皮肤有密集的皮下出血点,平均直径&bp;0.3&bp;毫米,符合急性窒息死亡的组织学特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残肢左肱骨中段有陈旧性骨折愈合后的骨痂,愈合时间约&bp;5-8&bp;年,与失踪人员王凯生的骨折记录吻合。指甲缝内发现纯棉双股&bp;15&bp;支纱纤维,常见于货车篷布,与王凯生货车篷布的生产批次一致。肌间隙内提取到硅酸盐和氧化铁颗粒,与砂石厂的石英砂成分匹配度&bp;98%。”

“死亡时间能再精确点吗?”&bp;李明问道,身体微微前倾。

“结合尸僵程度、角膜混浊度和环境因素,”&bp;**翻到报告的后半部分,“推断死亡时间在&bp;16-20&bp;小时之间,离断后存活时间不超过&bp;2&bp;小时。残肢肌肉组织内检出壳牌&bp;20W-50&bp;型号机油成分,与红色货车使用的&bp;15W-40&bp;型号不同,保留时间差&bp;0.8&bp;分钟,可排除直接关联。”

小王清了清嗓子,翻开笔记本。“关于红色货车的调查,我们排查了购车记录、加油记录和维修记录,发现该车为套牌车,原车主信息伪造,登记的‘李志强’身份不存在。”&bp;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货车每周二到砂石厂拉次砂石,司机说话带东北口音,加油站监控显示他每次加&bp;200&bp;块钱&bp;92&bp;号汽油,付现金,爱买冰镇矿泉水。”

“有什么异常举动吗?”&bp;小周忍不住问道,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上周二,司机往车斗装钢筋时,左手腕戴着块银色电子表,表带是实心的,与残肢上的机械表完全不同。”&bp;小王继续说道,“汽修厂老板证实,该车三个月前换过刹车片,品牌为国产‘长城’,与残肢肌肉里的壳牌机油成分无关联。走访发现,司机每周二会在砂石厂休息室待两小时,上周二曾因卸货顺序与他人发生争执,动手打破对方的头。”

“那辆红色货车现在在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