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的变化(1 / 5)

第54章盐碱地的变化

“A区重度盐碱土地312亩,初始平均土壤含盐量为0.84%,ph为9.5。“种植红色盐角草和赤色噬碱蓬后,第1周平均土壤含盐量降低0.014%,第2周平均土壤含盐量下降0.022%,第3周平均土壤含盐量继续下降0.03.…“目前第12周,平均土壤盐分总降低量为0.43%,A区土壤现在平均含盐量为0.41%,土壤pH值降低至.…

“B区极重度盐碱土地128亩,初始平均土壤含盐量为1.66%,pH为11.3。”“种植种植红色盐角草和赤色噬碱蓬后,第1周平均土壤含盐量降低0.011%,第2周平均土壤含同样盐量下降0.02%……土壤含盐量下降速度略低于A区域。“但5周后,两种聚盐植物吸收土壤盐分效率逐步提升,现在12周平均总吸收量已经达到0.55%,超过A区的0.43%。”“目前B区土地,已经脱离极重度盐碱地范围。”烈日灼烤着大地,一片片血红如火焰般的杂草在盐碱地上肆意生长。它们有高有矮,即便被西北地区的大风吹的乱七八糟,植物们依旧口口向上。

湖州农大一群学生导师们站在盐碱地旁,顶着烈日,满脸自豪。旁边几名市领导,县领导即便已经是第2次听见刘建国手中数据报告,依旧笑得合不拢嘴。

他们一个个站在荒漠农场,哪怕热风带着黄沙灌进嘴里,也没能让他们合上嘴!

站在人群中间的两名省领导,满意点头,同样唇角向上。但好歹顾及脸面,两名省领导努力压下快要咧到耳后根的嘴角,假装淡定。倘若不是脚下土地依旧呈灰白色,泛着白色盐碱结晶,薄薄一层,用脚踩上去甚至能发出硬壳碎裂的沙沙声。

众人完全不敢想象,这片肆意生长着满眼红色杂草的土地,在半年前是一片完全被白色盐碱征服,几乎长不出植物的极重度盐碱土地!“领导,你们看看,半年前的农场照片和之后每周的土地变化照片对比。”刘建国将手中厚厚的文件资料交给众多领导翻阅。文件中。

第1页照片里。

半年前A区和B区照片上。

大面积盐霜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整片整片的干涸土地上,布满了盐酸形成的白色,偶尔有些植物出现在这片盐碱地上,长得又弱又小,叶片还发黄卷曲,脱水枯死的植物和白色沙地,荒凉的一毛不拔……然而对比眼前。

满眼火红色的植物长满了荒凉的盐碱地。

用无人机俯拍的对比照片,曾经白褐色的盐碱化荒漠,和现在满目的红,更是形成鲜明对比!

大片茂盛的红色植物。

红的像秋叶,又像新生的火。

最重要的是,新品种聚盐植物能快速吸收土壤盐分!能将重度盐碱化的土地变成普通土地!

一群政府领导们,盯着烈日下那片火红色植物,双眼放光。汉川省作为全国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治沙绿化,治理盐碱化土地,一直是政府难题。若说沙漠化土地还能用政策,贷款等引导光伏公司前来投资,引导普通企业农户绿化造林。

那么盐碱化土地,就不是普通公司能够解决的难题了。盐碱化士地。

从名字上能看出,是一种含盐量超标的土壤。土壤内盐分过高,会影响植物生长,抑制土壤微生物。盐分会造成植物对水肥吸收,造成植物缺素等情况。例如:植物缺铁元素,会造成叶片发黄变白。植物缺锰元素,会让植物叶片十分脆弱。

如果土中盐分含量更高,甚至会让植物脱水死亡。通常。

轻度盐碱地,大约出苗率为百分之80左右,平均作物产量虽然会降低,但总体收成也能达到正常士地九成。

可是当士地盐碱化进一步加重……

盐碱化达到重度,土壤含盐量超过0.5%之后。作物产量就只有正常土地的一成了。

目前整个汉川省一共有8700万亩耕地,其中盐碱化耕地占比8.1%。而完全无法耕种的盐碱化土地面积,则超过2600万亩,几乎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3。

甚至每年还在向外扩张。

这些没办法耕种的盐碱化土地,大多数位于水源稀缺的干旱地区。例如眼前的荒漠农场……

找不到大量淡水资源,用于淡水排盐,稀释土壤盐分,用于种植盐水稻等作物。

也有人想过要种植盐地碱蓬等吸盐植物。

但这类作物对盐碱耐受程度有限,又因为降水量稀少。植物既要对抗盐碱又要对抗干旱。

种出来的作物还只能当饲料,经济价值极低,自然没人愿意主动栽种这些植物,

最近一次,省内主动申请荒地种植盐地碱蓬的人。还是四年前一个本地老板,对方最后亏了四千万及时止损,汉川省便再也没有人想重盐地碱蓬了。

可现在不一样!

湖州农大团队培育出了新品种聚盐植物!

看着放眼望去,红彤彤一片看不到尽头的红色盐角草和赤色噬碱蓬。汉川省领导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看向刘建国:“刘主任,这份资料我看了,但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

省领导咳嗽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