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千万别犯傻啊(2 / 6)

导班子成员、组织干部入户走访慰问老干部,唠家常、听建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以及组织的关心和问候,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通报集团工业发展情况及本单位的工作进展,让老同志的正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特殊困难必访:给一份帮助。当离退休干部遇到生活、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困难时,由厂领导带队,逐户看望慰问老同志,上门了解情况,建立困难台账,制定有效措施,按照特困帮扶机制予以帮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尽心尽力帮助老同志解难事、办实事。

老干部生日必访,寄一份真情。每逢离退休干部整岁生日(70岁往上),通过电话、书信、实地走访等形式把生日祝福送到,细心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一起回忆峥嵘岁月、共话未来愿景,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丧葬大事必访,敬一份悼念。离退休干部逝世,厂领导及时看望慰问家属,协助家属进行丧葬及抚恤金等办理,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维护老干部及家属的切身利益,为家属送去心理安慰。

他希望老同志们在保重身体的同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集团和冶金厂工业以及各项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老同志们一致表示,将全力支持集团、冶金厂管委会工作,继续发挥余热,为集团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贡献力量。

今时不同往日,李学武已经不再特别要求宣传部门避免对他的过度宣传。在日常工作、调研、走访等活动中要根据工作程序和需要对他行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也是一种工作,是宣传部门要做的工作。

到了这个位置,他已经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恣意妄为,要全面考虑工作。

尤其是刚刚到任辽东,无论是集团还是集团的其他分支机构,包括集团在钢城的各个企业,都需要了解他的工作内容。

所以办公室也好,宣传处也好,都在尽量收集和编写有关于他的新闻报道。

办公室和宣传部门也是有任务的,联合工业报已经催了几次了,秘书长到钢城以后怎么老不见通讯稿交上去。

就连红星文艺出版社在辽东的分社都被总社打电话问询过两三次了。

目的只有一个,集团上下都在等着李学武的第一把火出炉呢。

结果呢?

他还没点火呢,钢城冶金厂的两位副主任给他点了一把火,还是在京城烧的。

再回头看钢城,走了两位副主任,剩下的那个也不是老实且,也含糊着。

谁啊?尹忠耀尹副主任呗。

有杨叔兴的前车之鉴,尹忠耀才不会同李学武来硬的顶牛呢,他玩的更阴。

表面上端着架子,几乎不怎么理事,有工作上来基本上都转交给李学武。

没人问便罢,有人问就要说尊重新领导,希望秘书长多多了解冶金厂工作。

原本在红星厂他就负责人事工作,是原人事处副处长,到了钢城以后还是负责组织人事工作,这方面他很有信心。

原来的老搭档,曾任人事处处长的丁自贵私下里给他讲过,希望他积极配合新领导的工作,向秘书长靠拢。

碍于面子,尹忠耀哼哼哈哈地打马虎眼,没拒绝,也没答应。

其实他心里看不起丁自贵,要是以前他还要巴结对方,毕竟也算集团领导呢。

现在他丁自贵算什么?

说好听点是负责集团的喉舌,不还是受宣传部门管理嘛,上面还有主管领导呢。

这样看来,虽然丁自贵是红星文艺出版社的一把,可到头了也就是个正处。

对方的劝说在他看来就是懦弱的表现,当初丁自贵从管委办主任的位置上退到文艺出版社不能说没有李学武的“功劳”,怎么到现在他投的这么彻底了。

他李学武再牛哔不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嘛,别人怕他,他可不怕。

正的玩不过,阴的还玩不过吗?

再说了,李学武在钢城不一定怎么着呢,想指手画脚?等他站稳脚跟再说吧。

——

“保卫工作这边——”在回厂区的车上,王淑琼迟疑了一下,看向李学武问道:“是不是请韩战同志多辛苦一下?”

“嗯,怎么了?”李学武微微抬了抬眉毛,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是有什么事吗?还是——”

“不,是我这边要休假了。”

王淑琼有些为难地讲道:“要不我今年就不休了,又不差这一顿饺子。”

“饺子还是要全家一起吃才热闹,才好吃呢,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为了啥啊?”

李学武看了看她,道:“放心休假,保卫工作暂时就交给韩战负责。”

“好的,那我回去跟他谈一下。”

王淑琼打量了李学武的脸色,又试探着轻声讲道:“宗芳副主任那边……”

“暂时指望不上他了。”

李学武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他同他岳父的感情很深,终究要送最后一程的,咱们就多辛苦,多理解吧。”

“是,我能理解。”王淑琼点头讲道:“人到中年,工作家庭难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