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玉笏,身姿优雅地踏空而来,神情冷静无波,但眸光深处却似有万千魂图在推演算计。
她的目光扫过被金柱笼罩的楚宁,又瞥了一眼李敬安,心思难测。
魂形阁第二长老陆朝观,则是带着一脸毫不掩饰的怒容降临,周身魂力激荡,显示出其内心的极度不满:
“岂有此理!阁主册立,关乎界中界存续,岂能自行定夺?我等三阁尚未议决,岂容僭越!”
他的声音如同滚雷,在魂力的加持下传遍四方,引得下方聚集而来的众多魂者更加哗然。
魂镜阁的数位实权长老也陆续现身,他们并未言语,但站位隐隐以李敬安和楚宁为中心,态度不言自明。
面对陆朝观的质问,李敬安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言辞如出鞘利剑,直指核心:
“魂印五纹现世,册主碑自启。此乃界规铁律,明载于《界源典章》首卷:'印主归位,不得阻'。陆长老,莫非你要带头违逆这界域根本之规?”他目光如电,扫向陆朝观,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玉星水眸光微微闪动,手中玉笏光华流转,一道散发着柔和白光、布满复杂魂纹的议章虚影在她身前浮现。
她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理性:
“李长老所言界规不虚。”
“然,同卷亦有缓条:'册主若无魂议三阁共决通过,亦可暂以'印主代管'形式行权,权限封存于魂图中枢,待议决通过,再行册立,授以全权。'此乃稳妥之法,既尊古规,亦合时宜。”
“楚野初得魂锁,根基未稳,正宜以'代管'之身熟悉权责,待我三阁详议其功过、验明其魂源后,再行册立不迟。”
她的话语滴水不漏,既抬出了规矩,又扣住了“根基未稳”、“魂源待验”的关键点,将“夺权”包裹在“稳妥行事”的外衣之下。
陆朝观闻言更是冷哼,矛头直指楚宁:
“功过?验魂源?玉议主说得轻巧”
“此子身负魂锁以来,搅动风云,更屡次引动封界之地残留的禁忌因果。其力狂悖,其源诡谲。”
“若非有混元古令在上,单凭其引动残因这一条,就该由我三阁启动'剥锁议审',彻查其魂,剥离锁印,以安界域!”
他刻意放大了“引动残因”的危害性,试图争取更多支持。
“剥锁议审?”
“封界残因?!那东西还没消散干净吗?”
“楚野引动了那个?这…”
台下众魂者闻言,顿时一片更大的哗然与惊疑。显然,“封界残因”对许多老魂者来说,是一个充满禁忌和恐惧的词汇。
身处金光柱中的楚宁,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咄咄逼人的陆朝观和看似公允实则算计的玉星水。
他并未急于开口辩解,但一道冰冷而充满力量感的魂识传音,却清晰地炸响在陆朝观、玉星水以及在场所有修为足够感知的武者心头:
“魂锁已定,融魂刻骨。你们——”
“还想剥回去?”
简单的反问,带着绝对的自信和一丝冰冷的嘲讽,如同重锤敲在反对者的心头。
与此同时,远在静云斋。
雷菁菁于静室中闭目冥想,试图平复魂灯中那缕新生的、与楚宁紧密相连的魂丝共印。
这印记极浅,如同烙印在灵魂深处的一道暖痕,无法切除,亦不想切除。
忽然,她魂海剧震。
并非来自自身,而是通过那缕魂丝,清晰无比地感知到了另一端的滔天巨浪——那是磅礴到难以想象的魂压爆发。
是贯穿天地的威严之光。
是无数充满震惊、质疑、敌意、支持等复杂情绪的意念洪流。
“呃!”她闷哼一声,被迫从冥想中惊醒,脸色微白。
窗外,即使隔着遥远的空间和静云斋的结界,仿佛也能感受到界心方向传来的那股撼动天地的威压和金光。
她下意识地抬手,指尖魂力凝聚,轻轻拈住那缕在魂识中因剧烈共鸣而震颤不止的魂丝。
愧疚?他为了自己背负了更沉重的因果和此刻的风暴。
感动?他如此坚定地走在荆棘之路上,那份意志透过魂丝传来,竟让她心潮澎湃。
但更多的,是那始终萦绕的、隐隐的不安。
这不安不仅源于自身的牵绊,更源于此刻魂丝传递过来的那惊涛骇浪般的局势和潜藏的敌意。
“他…正经历着什么?”她望向金光传来的方向,美眸中忧色深重。
情绪百转千回。
愧疚,愤怒,不安,感激,乃至一种无以名状的……逃避。
“这份因他而起的滔天因果,这份与他性命相连的沉重羁绊…我…真的能承担得起吗?”
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那缕魂丝,感受着其中传来的、属于楚宁的坚定意志。
她心知,若当初那灯未点,她早已陨落;可今时今日,他魂锁已成,她却仍在静斋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