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还钱(1 / 2)

只见他板起脸来问道:“娘,我听闻您是不是收了个叫岑元的人给咱们家的彩礼?”

听到这个问题,王氏心中猛然一紧,不由得开始疑惑起来。

儿子刚到家,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这事了?

于是,她下意识地向秋霜投去了目光,暗暗猜测着是否是小丫头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见母亲迟迟没有回答,曹武越发感到愤怒,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怒吼道:“既然婚事最终没能达成,就应该尽快将彩礼归还给人家!现在姓周的居然还在外头四处张贴文章,散布谣言称阿喜是借订亲之名骗人钱财!她将来该如何抬头做人,又如何能找到一个好人家嫁出去?”

说着,曹武的眼眶又红了。

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如果不是偶然听到作坊内有人议论这件事。

他还被蒙在鼓里。

不知道秋霜已经被魏家赶了出来,甚至差点被迫嫁给像岑元这样的浪荡子。

王氏噌地站了起来。

“骗人钱财?是他周家着急想要娶我的女儿,也是他们突然退婚,还说什么彩礼不用退还。这种倒打一耙往我家泼脏水的事儿,我现在就去找他对质!”

王氏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闺女还没出嫁就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她这个当娘的脸面往哪儿搁?

左邻右舍以后得用什么眼神看她?

想到这里,王氏的心情愈发沉重。

现在已过了宵禁,街道上已经没有了行人。

经过曹武和钱氏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好不容易才说服王氏不要出去闹。

曹武不停地宽慰她,钱氏也在一旁附和。

王氏气冲冲地说:“周家送来的彩礼总共也就二十两不到,我们家不稀罕那些玩意儿,明天我就给张媒婆三十两,算是我们把东西买下了。”

岑元的文章已经弄得全城皆知。

这个时候退彩礼,无异于承认贪图彩礼。

所以王氏决定找张媒婆帮忙退钱,并且多给了十两。

这样就不会显得贪小便宜。

她自认为这个办法高明极了。

既可以维护家族名誉,又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曹武不懂这么多弯弯绕绕。

反正只要不欠那个周家的就行了。

他默默地点头表示赞同。

而钱氏一贯听婆婆的,对此没什么意见。

看到大家都没说什么,秋霜翻了个白眼。

她心中暗自吐槽,周家刚订婚又马上退婚本来就不占理。

现在还反过来指责他们,要是在一般人家这事儿肯定得闹得不可开交。

她娘竟然还想给人家赔钱。

她娘那点儿心机还真是全用在她的身上了。

虽然有些不满,但秋霜也知道,这是她娘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这事本来就是因为我引起的,不如把那银子给我,明日我与哥一起去见张大婶解决。”

秋霜主动担起了这件事。

但王氏却摇了摇头:“你还是个小丫头,哪能让你一个人去找张大婶处理这种事情。”

王氏担心秋霜拿了钱却不去办事。

毕竟三十两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这些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足以让生活宽裕一段时间,也难怪王氏会如此谨慎。

秋霜一眼就看穿了王氏的心思。

她温柔地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给钱也还是会有部分人认为我们图周家的钱财。反正我总归是要出嫁的,多背上点骂名也没啥。但阿文还在读书,以后还要成家。”

她的语气中虽然有些无奈,但也透露出对弟弟未来的关怀。

一个被认为贪钱的人家,谁愿意把女儿嫁给这样的家庭?

在乡间,声誉和脸面尤为重要。

任何一点污点都会成为他人背后的议论对象。

而阿文,作为家中的希望,若是背负上贪财之名,将来定是无法顺利成家立业。

王氏既要面子,更疼爱小儿子。

她希望能让秋霜背锅,但又得掩饰私心,说:“你还知道为阿文考虑,若不是你与魏大少爷不清不楚,也不会惹出这么多麻烦。”

尽管语气强硬,但实际上,她也是为了家庭的和睦。

不想看到家里因为这次的事,而陷入无尽的纷争。

第二天,秋霜就和曹武去了张大婶家。

张大婶早就猜到了他们会来,态度变得很冷淡。

一见他们进门便数落起秋霜来。

“我还以为你是踏实的好姑娘,没想到你在魏家做事时,到处去勾搭男人,甚至还厚着脸扣下了聘礼。我做媒这么多年了,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事。”

她的语调中充满鄙夷。

这话实在难听,曹武心里憋着一股火气,想要上前与张大婶理论一番。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张大婶的丈夫和两儿子迅速从屋内走了出来,气势汹汹的样子。

秋霜见状,赶紧拦在了曹武的面前。

她转头对着满脸愤怒的张大婶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并且温言细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