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姐弟(1 / 2)

不知长公主为何突然会情绪失控,但想着她刚才未尽的话,陆凌瑶默默思忖片刻,大抵猜到了些端倪。将腰间系着的帕子解下,迅速递到她手里,陆凌瑶连忙宽慰道:“臣女知道长公主的好意,臣女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长公主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赶紧接过帕子将眼角的泪迹抹去。

似乎不愿让陆凌瑶看到她最脆弱的一面,长公主故意掀开帘子,一直呆呆的望着车窗外,直到马车停在了国相府门前,她才转过头来。

“走吧。”

冲她微微一笑,长公主扶着她走下马车:“今日国相要处理朝事到很晚,得明日才会回府,你就安心在本宫府上住一晚,正好本宫让人将那几匹浮光锦的料子取出来,给你量了尺寸。”

浮光锦在整个大澧朝可谓是有价无市的宝贝东西,只有皇室中地位最显赫之人方能偶尔得上一两匹,便是平宁侯府,陆凌瑶也未曾见到过。

本以为长公主先前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她真要拿给自己做衣服。

陆凌瑶有些受宠若惊的开口道:“臣女平日里也用不到那么好的布料,长公主还是留着. .”“你呀就别同本宫客气了。”

长公主打断她,一边搀着她往府内走,一边细说道:“本宫与国相平日里简素惯了,这年岁也用不上那些华贵之物,倒是你,正值及笄之年,入了东宫更该注重体面,多备几身像样的礼服,免得再出昨日那样的纰漏。”

陆凌瑶听得心里一酸。

回侯府已经好几个年头,糊涂娘都未这么细致的为她考虑过,倒是这样一位萍水相逢之人将她捧在了手心上。

只可惜,她并未打算嫁入东宫,真不知如何同她解释。

长公主哪猜的透这丫头的心思,大大咧咧的领着她入了府,吩咐人准备晚膳后,就直接带她进了寝房。陆凌瑶默默打量着房内低调奢华的陈设,不觉间,一股浓郁的檀香味扑鼻而来。

闻着味道望向里间,只见离着妆台不远的位置隔着道暗格,其间供奉着一张牌位,上面书写的“顾清洲灵位”几字格外醒目。

察觉到陆凌瑶目光正盯着暗格内看,长公主迅速上前关好了暗格的门。

“那是?”,陆凌瑶隐约记得这个名字。

“是本宫幼弟的灵位,戾太子顾清洲。”

长公主也不掩饰的回道:“他死的时候还不足八岁,陛下顾惜手足之情,又怕本宫太过伤心,允本宫在府内私设了这处灵位凭吊。”

陆凌瑶思忖着点了点头。

虽说重生了这么多世,但她对皇家之事仍是知之甚少。

大抵听过些民间传闻,元祐帝的宠后昭贤皇后,在他晚年时才为他诞下嫡子,元祐帝龙颜大悦,婴儿刚出生便被立为太子,可后来又不知因何缘故废掉了这太子,驾崩前改立庶长子承袭帝位。

也就是当今这位陛下。

那年她不过六七岁,还在南方颠沛流离,肩上的这道印记便是这年留下的。

想着长公主方才在马车上的那番话,陆凌瑶顿有所悟。

看来,她昨日是因为见到自己想到了她早逝的弟弟,这才心生怜惜的。

“长公主应该很疼爱这位幼弟吧?”,望着被关上的暗格,陆凌瑶若有所思道。

“是啊。”

已经十余年过去,对幼弟的容貌,长公主仍是记忆犹新:“他出生没两年本宫的母后就病逝了,好在陛下和裕王感念母后的照拂之恩,对他格外亲厚,倒是本宫这个做长姐的疏忽了对他的照顾,若是...”想着他死时,自己竞连他最后一面也未见上,由着一场大火将东宫上下烧了个干净,长公主忍不住有些哽咽。

“臣女流落民间时,就听闻过昭贤皇后的贤名。”

陆凌瑶扶着她宽慰道:“昭贤皇后待所有庶出的皇嗣都如己出,只怪她凤体有恙,长公主替她担着整个后宫的担子,难以处处顾虑周全,殿下在天之灵必不会怪罪长公主的。”

“本宫多想他能怪一怪本宫。”,长公主闭了闭眼:“可这些年他却从未来过本宫的梦里,想是他已经恨透了本宫,恨本宫没能及时阻止父皇,没能救他脱离火海。”

陆凌瑶并不知晓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许多的话她也不好置喙,但照着自己对长公主的了解,她必不是个刻薄之人。

想来这一切的罪过都只怪元祐皇帝。

毕竟从古至今,许多的皇帝到了老年昏聩之时,总爱做出些糊涂事,并不少见。

“本宫与你提这些伤心事作甚。”

长公主收拢思绪,缓缓抿出一抹笑意,搀着她坐到床边,朝着外面喊道:“将那几匹浮光锦的料子都拿来,给三姑娘量了尺寸,抓紧做好成衣。”

话音落下,不多时,便见几名嬷嬷拿着料子进来,开始为陆凌瑶量尺寸。

屋子里顿时忙作一团,长公主手指轻抚着光滑柔顺的料子,眼神却时不时的望向被关上的暗格。而此时的竹苑内,顾清洲正端坐在软塌上,望着佛龛内的画像出神。

羽笙的身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他面前,视线跟着移向佛龛内,犹疑片刻后,才问道:“殿下,既然人已经找到了,这盏长明灯可要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