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抵达老丈人家(1 / 2)

鸡血藤,花冠呈紫色,藤本可用做药,有舒筋活血的功能。

而它之所以被称之为鸡血藤,则是因为切开藤本之后,创伤面会流出殷红的树汁,如同鸡血一样。陈东风跟着许红豆找到这株鸡血藤,眼神也是微微有些失望。

太细了,还没有他的手臂粗,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不过本着入宝山,不空手而归的习惯,他还是把最粗壮的部分创出来。

鸡血藤晒干以后磨成粉泡水喝,不仅对老人身体好,对宫寒月事不舒服的女性效果也很明显。“走吧,不耽误了,再转下去都要吃晚饭了。”

陈东风眺望一眼无边无际的大山,背起背篓和许红豆朝着老丈人家走去。

海边的人靠海吃海方便,反正只要是鱼,都是肉,无非就是好吃与不好吃的区别。

大山里就不一样,虽然山里也都是宝贝,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门槛,那就是知识。

如果不懂草药知识,就算进入大山也是抓瞎,分不清什么是药材,什么是杂草。

野生菌更是如此,种类繁杂,有毒的也居多,一不小心就要去仙界逛几天。

沿着山路又走了一个小时,他们两个也终于来到了大园村村头,远远就看见一堆人坐在村口的古树下乘凉,聊天吹牛。

比起下树村,大园村的人就要更加懒惰一些。

因为他们没有水田,只有旱地,一年也就是固定工作一段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游手好闲。以前的陈东风对此不会觉得有多奇怪。

毕竞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

只是随着后来网络世界发达,他才知道,越是穷的地方,其实这些人越懒。

就像三四十年以后,这些人宁愿在家里混日子,靠天吃饭,也不愿出门去打工。

所以,大家都称呼云省人是家乡宝。

一来是懒,不愿意出门。

二来还是气候问题,云省虽然紫外线强,但是气候却很好,一年四季不冷不热,很多人出去以后都不习惯外地的气候。

陈东风活了大半辈子,空调和电风扇都没用过。

也就是在去了粤省以后,他才有穿短裤的习惯,否则一年到头都是短袖长裤,顶天就是加一件薄外套。“咦,这不是红豆嘛,今天回来看你爹啊!”

“那个是红豆丈夫吧,比去年好像胖了点,没那么黑也没那么瘦了。”

“应该是吧,你看他手里拿着什么,鸡血藤?这拿鸡血藤来看老丈人,我还是第一次见。”“你瞎啊,没看到背了两个背篓。”

“穷得一比包遭,还背背篓,我看是来借苞谷面的吧。”

“瞎说,你没看到许红豆的衣服都是碎花布料,手上还戴着金戒指啊。”

陈东风扫了一眼许红豆的手,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许红豆居然把金戒指都戴上了。

他明明记得出门的时候许红豆没有戴金戒指的。

许红豆也看到了陈东风的眼神,瞪了他一眼,这才和这群人打了声招呼。

“婊娘,你们躲阴凉啊,我来看看我妈。”

“是啦,衣服好看呢嘛,洋气得很。”

许红豆站着与这些人闲聊几句,一个赤裸上身,把衣服束成一条披在肩上的老头慢悠悠的走过来,明目张胆就开始揭开背篓上的纱布看起来。

“哎呦,这有烟有酒,还有大肥肉啊,你娃这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陈东风有些无奈。

都是乡里乡亲,这个年代的人也没什么边界感,他也好说什么。

不过他谨记一条原则,可以看可以说,但是不能客气的邀请别人去吃饭。

因为真的有厚脸皮舔着脸上门。

许红豆厌恶的扫了一眼老头,拉过纱布盖好背篓。

“你们聊,我先回去了。”

陈东风也不熟悉这些人,只是老老实实的跟在许红豆身后。

远远还能听见那群人的惊呼。

“张老汉,你真看清是烟酒了。”

“嗯...酒我不认识,不过是绿色的,有些像是药酒,倒是烟是两条小春城,哦,还有个猪脑壳,大得很。”

“哎呦,这许红豆还嫁了个有钱人呐,许老包不是说姑爷家穷得很嘛,这是在装死啊。”

“妈的,还说一起致富,一个小逼娃娃都过得比我好,老天真是瞎了眼。”

陈东风翻了个白眼。

幸好他刚才没发烟,这要是发烟给别人抽,再让人在背后嚼舌根子,他可要气的吐血。

又走了五六分钟,陈东风也是来到了老丈人许老包家里。

许老包家是一个两间房的小院,用木头搭建梁柱,墙壁也是泥胚房,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木头柱子上都满是虫眼。

不过这两间泥胚房却比陈东风家的房子要气派,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二楼也能住人。

许老包四女一子,大的三个已经嫁人,现在就和小女儿许红兰、小儿子许红山一起住。

许红豆排行老三。

许老包翘着二郎腿,正靠在屋檐下吸着水烟筒,儿子许红山也是蹲在一边,等许老包抽完烟,他也是接过水烟筒随意的摸了两把就开始抽烟。

“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