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屠仙 求首订!(1 / 3)

“梁历236年,一月十七,天很冷,宫外已经开始飘雪,那只喜欢吃生肉的小猫已经躲的不见踪影。”“今天太师傅又发了脾气,斥责父王不该忘记曾经许下的诺言。”

“要成为千古第一圣君,将我大梁版图开拓的无边无际。”

梁辛握着毛笔,在裁剪成两寸长宽的宣纸上,用文字记录着最近的事情。

纤细的狼毫,蘸着墨汁落在顶好的宣纸上。

字迹清晰工整,好似拓印一般,完全不像一个八岁皇子该有的水准。

寒风拍打在窗户上,让梁辛不自觉地裹紧了鹿皮披肩,同时抬头看了眼炭炉。

里面的木柴还在燃烧,不时发出噼啪的炸裂声。

他有些庆幸。

不用像前些日子偷偷出宫时,看到的那些百姓一般,在寒风中揣着手,浑身哆嗦为生计奔波。梁辛是大梁第四位皇子,虽然不是嫡长子,但至少不用直接面对窗外的寒风。

搓了搓因寒意有些冰凉的手指,梁辛又继续写着。

“父王大发雷霆,命人摘了太师傅的顶戴,要他即刻离开京都,永远不许再踏足此处。”

“太师傅要走了,我想去送送他,但母妃不让,她担心父王会不喜。”

看着宣纸上的记录,这位四皇子的小脸上,有些不舍,有些出神。

太师傅原本是梁王的教学师傅,现在负责教他。

七十岁高龄,此番离别,怕再无相见之日。

“殿下。”

就在梁辛发呆时,十六七岁的小太监走过来,恭声道。

“王上许您去送太师傅了。”

梁辛回过神来,顿时眼睛发亮,小脸上尽是兴奋之色。

“当真?”

小太监满脸谄媚:“奴才可不敢乱说。”

梁辛立刻将巴掌大的宣纸放进抽屉中,合上了铜锁,问道:“太师傅到哪了?”

“应当还未出城。”小太监道。

“快,带我去!”梁辛高兴的喊着,先一步跑出去。

寒风吹来,如刀子般刮在脸上,让他感到些许刺痛。

“外面冷,天已经黑了,还在下雪,您可慢点。”小太监拿着更厚实的大氅和帽子给他戴上,几个贴身侍卫跟上来,这才坐着马车匆匆出宫。

好在天太冷,路上已没多少人。

马车沿着大道奔行,很快便追上了刚刚出城的太师傅。

看着前方熟悉身影,不等马车停稳,梁辛便跳了下去:“太师傅!”

“哎呦,我的殿下哎,您可慢点,别摔着喽!”小太监提心吊胆的赶紧跟着,双手一直虚接,随时准备扶住自己的主子。

须发皆白,已经去了官衣,换上平民服饰的太师傅俞季安转过身来。

他的眼睛这两年已经不太好,显得有些浑浊。

但听到梁辛的声音,立刻转过身来:“四殿下,您怎么来了?”

梁辛跑到他跟前,抬头看着眉毛上沾了些许霜白的太师傅,吸了吸被冻到发红的鼻子:“太师傅真要走了?那以后谁教我?”

俞季安伸出枯瘦的右手,抹去落在梁辛帽子上的片片雪花:“王上有旨,谁能抗命?日后你的学习,自然有国子监和翰林院派人来教。”

“可他们没您教的好。”梁辛道。

俞季安布满皱纹的苍老面容上,露出悲凉之色:“好与不好,又有何用呢。”

他曾为自己教出梁王这样的好学生感到自豪,千古第一明君,那不仅是梁国之幸,百姓之幸,更是他俞季安此生最大的荣耀。

可惜的是,梁王突然性情大变。

不问国事,乱加赋税,每日在后宫荒诞不经。

那么多银子,都不知道被他如何挥霍掉了,国库日渐空虚。

这一切,让俞季安难以忍受。

此番被罢免驱逐,即是梁王的意思,也是他的愿景。

眼不见为净!

至于四皇子梁辛……

看着他,就好像看到年少时的梁王,都眼神明亮,充满朝气。

众多皇子中,梁辛虽不是天赋最佳的那个,却最是虚心好学,尤其爱了解民间的事情。

若能好好教导,将来就算不能登基成为一代明君,哪怕作为辅臣也是极好的。

可惜,他所能预见的不仅如此,还有即将分崩离析的大梁王朝。

如此苛捐杂税,将百姓置于水火之中,必生民变!

只是不知道大梁,还能支撑多久。

梁辛似乎从他的眼神看出,太师傅离去已成定局,无可更改。

他苦着脸,问道:“太师傅可还有话要跟我说了?”

俞季安很欣慰他能来送别,往日家中门庭若市,如今梁王一道旨意,所有人都急着要与他撇清。认识了那么多人,如今来送他的,除了一名皇宫禁卫,便只有这位四皇子了。

俞季安心中暗叹,正想再交代几句,身后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殿下小心!”小太监眼疾手快,一把将梁辛拉过来,用自己的身子将他护住。

俞季安也被那名皇宫禁卫拉到一旁,数匹快马自身边呼啸而过。

为首那个身材粗犷的汉子,瞥过来一眼,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