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因为楚晨接连“点金”所产生的“惊叹”,不仅仅是国内的媒体争相报道,将其当做了“楚晨天才论”的佐证。
甚至就连海外不少媒体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件“怪事”,其中反应最激烈,也最富有戏剧性的,当属日本媒体。
日本媒体在《绝地求生》火了之后,直接给楚晨起了一个外号。
“帝国の奇脉手’
这个称号其实很早就有了,那还是在FG0爆火的时候。
之所以有这个称号,在星辰接手FG0的前后,其流水的夸张变化,在星辰接手之前,FG0的全球月流水是3亿到5亿日元.
而星辰重制版之后,这个数值常年保存在一百五十亿到一百八十亿期间.
这中间翻了三十倍!
三十!!倍啊!!!
而且,像什么崩坏3,阴阳师,绝地求生,在在日本虽然没有那么火,但是日本媒体也能看到星辰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的活跃。
终末生存指南在日本的销量也很夸张,所以当初“IGN之战”他们也爆料过。
所以当《绝地求生》再一次全球爆火。
日本甚至有经济报纸提出了“楚晨效应”这个概念。
除此之外,“帝国的奇迹之手”这个一开始起初只是在八卦小报和论坛上流传的中二称号,随着星辰的发展,也被越来越多的日本媒体采用。
甚至就连《日经》这样的比较严肃的财经杂志,在报道星辰游戏或者分析全球游戏市场趋势时,都或多或少会提到这个称号。
““帝国の奇胁手’再创奇迹,《绝地求生》五日内全球销量突破百万,这是否预示着PC游戏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从FG0到绝地求生,楚晨的投资哲学:不拘泥于赛道,只捕捉“爆款’的本质。他的成功,对深陷泥潭的日本游戏产业,有何启示?”
当一个外号被财经媒体都拿来正儿八经地讨论时,它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外号了,而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标签。
《绝地求生》爆火,引动了无数人的心跳。
不仅仅是外面的人,也有星辰内部的人。
比如今天,楚晨刚刚到办公室,刚开始工作,就有人敲响了办公室的门,楚晨也不在意。他的工作本身就是这样,一边梳理电脑上的计划,一边回了一句。
“请进。”
“晨总!”
出现在门口的是星辰tap的负责人李易风。
从去年星辰tap上线开始,到今年,李易风的头发肉眼可见的白了不少,但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比去年强了不少。
要说现在整个星辰。
除了楚晨之外,华夏游戏圈其他的厂商最熟悉的人恐怕就是李易风了。
作为星辰tap的负责人。
这一年,李易风那叫一个忙,星辰tap的运营团队相比一开始翻了好几倍,可人员依旧很紧张。平台运营的活动,和其他厂商的联动,新厂商的申请,老厂商的维护,还有一部分星辰游戏联盟的事情,还有最近越来越多星辰代理的事.
因此平日里,李易风很少刷新在楚晨的办公室,就是楚晨想要找他,都得提前问一句有没有空,去年一整年,楚晨印象中李易风一共就休息了不到十天。
只能说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一个不要命的人在撑着。
所以,看到李易风进门,楚晨也是下意识的收起了手中的工作。
“看你这表情,是《绝地求生》在国内的宣发出了问题?”
最近随着汇报工作的人变多了,楚晨倒是掌握了一个奇怪的“技能”,那就是他能从谁进来,什么表情,大体猜到对方是来汇报什么事情的。
虽然这其实挺无聊,不过,楚晨自己倒是经常这么猜着玩。
权当是苦中作乐。
果不其然,李易风有些诧异的点了点头。
“《绝地求生》海外上线一周,我们自家的平台,一共卖了90万套,海外20万套,国区卖了70万套。”“营收已经超过千万美金了。”
这条世界线,由于楚晨的投资,以及星辰壁纸,星辰游戏平台,都在北美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虽然不算大,可相比起前世《绝地求生》上线基本“0”宣发而言,这条世界线的《绝地求生》起始用户要高得多。
自然而然的,滚雪球的速度,也要快得多。
从上线,到150万只用了一周,比前世快了近一倍。
“口碑也爆了。”
“Twitch上,各大主播都在播,热度已经冲到了分区第一,YouTube上,各种精彩集锦、搞笑视频层出不穷。”
“我们前期在主播上的宣传投入,起到了滚雪球的效应,玩家的自发传播,比我们花钱买广告效果还好。”
《绝地求生》的能爆,并没有出乎楚晨的预料。
“这不都是好消息吗?坏消息呢?”
听到这话,李易风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坏消息是,这股火已经烧回国内了。”
“这算什么坏消息?”
本来按照原计划,本来《绝地求生》这把火,就是要烧回国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