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其实剩下的三百万我和黄博想要试一试!你看……
黄博也有所期待看向叶柯,毕竞谁不想多赚一些。
“行啊,你们愿意那就一起合作。”
看着两人表情,叶柯忽然笑了,“五百万,没问题,不过有条件。”
叶柯指着剧本里的植入广告部分,“李法拉这角色不是卖伪劣保健品吗?把赞助商的名字往他那产品上安,镜头必须给特写。”
宁吴愣了愣,随即拍大腿:“这主意不错啊!既满足了赞助商,又符合角色性格。”
杨凯在一旁很快算完账,递过来一张纸条:“叶总,如果按八百万投资算,我们能占65%的分成比例,后期宣发费用另算。”
叶柯把纸条推给宁吴:“看看吧,没问题就弄份合同签了。到时候开拍了,我有空就去鹭岛客串。”看着纸条上的数字,宁吴飞快看了一眼,“没问题!肯定给你安排个精彩的角色。”
看完新鲜出炉的合同,确认没问题爽快签字后的宁吴,有些迫不及待拽着黄博就往外走,“我们这就去订去鹭岛的机票,争取最快速度就把剧组搭起来!”
两人的脚步声刚消失在走廊,杨凯忍不住笑:“您这是又被他们「忽悠’了?”
“不是忽悠,是投资潜力股。”
叶柯看着桌上剧本,“《石头》证明他们能把小钱花出大效果,这次给足了钱,说不定真能搞出个新高度。”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叶柯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
李洋在筹备新片,宁吴这边也定了,他自己那部《新世界》年后也要上映。
外面还有不少新人导演,正陆续往藤蔓传媒递来剧本。
忽然觉得,藤蔓传媒这棵树,枝丫正慢慢往四周舒展。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07年之后,整个电影市场的春天,就要来了?…
其实哪怕已经过了一年,可是06年的华宜,一开始是还没从王晶花离职的余震中完全站稳。后面更是传出了资金困境,和资本突围的小道消息。
据说因扩张过快,华宜首次出现资金短缺,王中君更是私下出售个人收藏的艺术品填补亏空。尤其最近拍摄《集结号》时,更是遭遇融资难。
银行拒绝贷款,主要说是目前电影行业无抵押先例,所以王氏兄弟抵押房产筹集拍摄资金,开创民营影企抵押融资先例。
而后王氏兄弟直接想到一招,那就是跨界联动。
那就是与马芸旗下雅虎合作“雅虎搜星”选秀活动,号称投入3000万元打造娱乐营销新模式,探索互联网+影视生态。
其实在王晶花这位金牌经纪人带走陈道鸣、刘火华等核心艺人后,华宜的艺人矩阵出现明显缺口。为填补空白,华宜直接加速了新人培养与核心艺人续约。
先有黄小明凭借《神雕侠侣》积累的人气被推至前台。
李水水则以“续约即获电影资源倾斜”的条件留在旗下,形成“双生并行”的格局。
而女星阵营的角力更为微妙。
范水水选择留守,成为这场震荡中意外的“受益者”。
她凭借《手机》斩获百花奖后,又接下李玉导演的《苹果》,片中大胆的表演风格与话题性,让她迅速填补了女星断层,被外界默认是“华谊一姐”的有力竞争者。
但这份“默认”里,藏着随时可能被颠覆的不安因素。
那就是突然加盟的周熏。
尤其到了年底的华宜年会后台,气氛像被拧到极致的发条。
当周熏穿着华宜定制的礼服出现在合影区时,全场的闪光灯对齐。
这位刚以千万元级合约从荣信达“转会”的影后,自带三座影后奖杯的光环,更被公司许诺“量身定制电影项目”。
就是后来的《李米的猜想》,正是这场承诺的产物。
消息传开后,“华宜一姐”的话题立刻冲上娱乐版头条。
媒体翻出范小胖与周熏早年在时尚活动上的同框旧照,放大两人微妙的表情。
论坛里,粉丝为谁的电影资源更硬,谁的时尚表现力更强,吵得不可开交。
范小胖在片场休息时刷到这些新闻,手指划过屏幕上“周熏将取代范小胖”的标题,忽然对助理说:“帮我约叶柯吃饭。”
她知道,叶柯的藤蔓传媒虽然成立不久,却以精准投资在圈内逐渐开始站稳脚跟。
这家公司不签艺人,纯粹靠着叶柯撑起来的新公司。
平安夜的咖啡馆,暖气烘得人发困。
范小胖摘下墨镜,推给叶柯一份《苹果》的海外版海报:“李导说这部片能去柏林,但华宜更想推周熏的新戏。”
她的语气平静,“我需要一个筹码。”
叶柯搅动着咖啡,很清楚范小胖的处境。
在华谊的资源分配里,她的“话题性”总被视为双刃剑,而周熏的“艺术性”更符合主流奖项的偏好。叶柯笑着问道:“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说你能给藤蔓什么好处。”
听到这话,让范小胖愣了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