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什么阻隔着一样(1 / 2)

这次承安府的洪灾。

宣和帝是先从自家小皇姑给的那张标注着近十年来,大庆会有的天灾才知道的。

于是,他又从那人才册子上,把夏治这个善于治水的人给找了出来。

又给了他水泥方子,还有修建大坝的图纸,派他去了承安府。

但,哪怕是做了这些提前的准备,宣和帝依旧担心。

所以,在当初,承安府发生洪灾的那一天,宣和帝才会紧张不安。

后来带着自家小皇姑去天坛祈福。

祈福完后,宣和帝的内心倒是平静了不少。

但,承安府那边的事情,一刻未定,宣和帝就无法彻底放下心来。

幸好,幸好后来夏冶那边传来消息。

说是洪灾没有发生。

宣和帝彻底松了口气。

.……陛下,这也是上天,和你还有福庆公主的功劳,是承安府的百姓有福气庇佑。”

“您不知道,当时,那河水是真的涨得很高,也很是汹涌,许久次,那河水离大坝的距离非常近,几乎只有一指的距离,都快要倾泻出来了。”

“当时,臣几次的心都提高测嗓子眼了,想着,若是这河水真的倾泻而出,那臣就辜负了皇上和福庆公主所托,也没能救下承安府的百姓,那臣还不如随着这洪灾一起去了。”

“没想到,明明就是那不到一指的距离,但河水就是倾泻不出来,就好像,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阻隔着一样。”

夏冶如今回忆起来,说起,还很是激动。

真的,那一幕,不止是他,就是承安府当时在场的其他官员,也很是震惊。

这很难不说是上天在保佑着大庆。

宣和帝听着夏冶的述说,也仿佛被带入到了那种情境当中,怎么看都觉得惊心动魄。

他不由得回想起那天,他和小皇姑一起祈福的画面。

莫名的,宣和帝就觉得,是因为小皇姑的祈福起了作用。

若是此时,老天爷听到宣和帝的话,肯定会对他竖起大拇指。

你这老小子,还是很有眼力见的,可不就是因为我听到了我亲闺女的祈福,所以才对你这老小子,还有大庆那么好的,不然,你以为你是谁?

不过这次,宣和帝也知道,夏冶的功劳很大。

而且夏治也确实是一个治水的人才,得好好用啊。

于是,宣和帝当即就给了夏治奖励,不仅如此,还封了夏冶的母亲为宜人。

至于夏治的妻子了,就等下次了。

不过,在面对要给夏冶升什么官时,宣和帝就犯难了。

“夏爱卿,对于未来,你可就有什么想做的?”

宣和帝想着,夏治若是想要做什么,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他还是能允许的。

而夏治在听到宣和帝这话后,当即就跪在了地上,“陛下,臣喜欢治水,也懂一些治水,臣知道,在大庆内,绝对不止承安府这么一处地方需要治水,需要修坝。”

“之前陛下也给臣看了那些图纸。”

“臣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走遍大庆,为陛下,为大庆的百姓治水,修坝。”

“臣只愿大庆再无水灾,洪灾!”

这是夏治自从父亲被洪水带走后,深埋在心底唯一的,也是最深的心愿。

以前,他以为没有机会了。

但现在……

这次的治水,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想,陛下应该会允许吧。

而且,人的一生,还是得有属于自己得追求和理想。

若是他真的能靠他的能力,让大庆之后再无水灾,那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宣和帝没想到,夏冶居然有那么大的志向。

虽然之前就知道夏冶是一个治水的天才。

但,治水这种事,太辛苦了。

不仅需要奔波,还要劳心劳力。

看看这次,夏冶去承安府一趟,回来就瘦成这样。

其实,宣和帝也确实是缺治水的人才。

但让他逮着一个人蓐羊毛,他还是有些下不来手的。

却没想到,夏冶先提出来了。

不得不说,这让宣和帝确实感动了。

他上前,亲自将夏冶扶了起来。

“夏爱卿,你该知道,要达成你说的这个目标,有多难,那样你都无惧吗?”

“是,陛下,臣无惧!”夏冶的眼睛里满是坚定。

“好,好,好!”连说了三个字。

眼前的夏治,让他想起了其他人。

工部的李老大人,如今去边境的岳瑾瑜和季伯锡……

“大庆啊,就是因为有像爱卿这样的人,才得以延续。”

很多,很多的人,明明就看出如今的大庆快不行了。

但是依旧没有放弃,依旧在努力拯救着。

这怎么能不让宣和帝动容了。

而宣和帝的这番话,对于夏治来说,也是最高的评价了。

君臣间,也彼此心心相惜。

“不过,这个决定不着急,你才刚回来,你先回家和你母亲和夫人团聚,也和你家人商量商量,等之后再给朕你的答复。”

夏冶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