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北影厂,放映厅。
“那不成啊,得按合同办呐,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荧幕上,葛忧一副地主老财的模样,拿腔作势。
观众席上响起一阵笑声……
9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放映厅灯光亮起时,韩山平摁灭了烟头:
“小纲,片子拍的比剧本更有意思!坦克出动的镜头,看着就巴适,虽然花费不小,但值!“他指了指银幕:“老百姓就爱看这种新鲜的,比那些苦哈哈的片子强多了。
冯小钢搓着手,眦着牙讨好的笑着:
“韩厂长,您喜欢就好!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就想着让观众们乐呵乐呵。
王硕的剧本底子好,我就是照着生活里的事儿拍再给点艺术加工,嘿,齐活了。“
紫禁城影业的总经理张核平在一旁搭话道:
“从刚开始播放到结束,全场笑声就没断过,很幽默也有很热闹。
让我没想到的是,您二位真决定用《甲方乙方》这名字啊,我就一突发奇想。“
“故事讲的是签合同实现梦想的事嘛,不过核平刚才说得很对,这片子不装!
上个月上头还开会说呢,要拍老百姓爱看的电影。
你这片子,既有乐子又有生活味儿,正好赶上趟了!”
三人到韩山平的办公室里,讨论《甲方乙方》上映的时间节点以及宣发工作。
当张核平拎着皮包走了之后,韩山平拔了支烟,问道:
“小钢,听说过方冬升这号人没?”
冯小钢连忙用打火机给其点上,不动声色道:
“我就听一耳朵,说是什么天才导演,一直忙电影的修改,没有关注。”
“呵呵,这是个人才啊,威尼斯拿奖、东京拿奖,一部文艺电影卖了170万美金。
关键他是野路子出身,不属于学院派,跟地下电影也没太大的交际,人才。”
闻弦而知雅意,冯小钢咧着嘴:
“韩厂长这是惜才了,可是我怎么听说,他威尼斯获奖的那部片子,不允许公开放映呢?”韩山平瞥了他一眼,你不是没有关注吗?
“呵呵,短片而已,年轻人没经验,无伤大雅。”
“嘿,您说的对,年轻嘛,获奖可能也只是灵光一闪,而且东京获奖的是文艺片。
未必在国内就有市场,上映后撑死有个八百万的票房就不错了。
如果韩厂长下定决心想招揽他,我亲自去羊城当这个说客,必须让他加入咱们北影厂。”
听到这话,韩山平反而有些犹豫,动摇了:
“算了,当务之急是《甲方乙方》的上映,你可得争口气啊。”
“您放心,君投我以桃,我必报之以李。”
冯小钢胸口拍的直响!
方冬升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这番对话。
当然,就算知道了他也没啥反应。
顶多跳起来给小钢炮一脚!
娘的,无冤无仇的捅我刀子?
站在冯小钢角度上,他的做法无可厚非。
此时的他刚跟央视春晚较量失败,他好不容易抱上韩山平的大腿。
想通过《甲方乙方》得到北影厂的绝对支持。
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导演”于他就是赤裸裸的挑战。
毕竟北影厂如今也不富裕,拍摄配额、宣发资源都非常有限。
厂里“僧多粥少”的局面让导演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多一个竞争者意味着话语权被稀释!
当然,方冬升也没有舔韩山平屁股的想法。
现阶段的国内市场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哪怕是拍片卖版权赚外汇,挟洋自重都不失是一个选择。倒不是说完全放弃国内市场,只是需要把眼光和格局打开。
方冬升的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如果是过审和厂标这块,珠影厂足以满足他所有的需求,而且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没必要跟在韩山平的屁股后面,一口一个三爷的叫着!
非要合作,那也得是平等互惠。
方冬升拿奖回来,珠影厂这边也开始着手准备《爱·回家》的上映事宜。
趁着大奖的余热,赚一波票房。
以珠影小厂的发行能力肯定不行,所以,李盟连夜北上寻求中影的合作。
此时的中影还不是后世那个庞然大物,但它掌握的有全国性院线。
以分片区拿拷贝的形式上映电影……
方冬升则是配合着珠影厂的造势,接受几次报刊采访和出镜活动。
毕竟拿了大奖之后,大家都想知道“天才导演”到底长什么样嘛。
宣传标题也非常夸张:
“《爱·回家》让东京影院哭成泪海!天才导演用华夏故事捅破日本观众心防!”
“文化核爆!华夏电影让获奖现场哭声掀翻东京穹顶,评审团承认:我们输在人情味。”
“震撼!东方导演撕裂国际影坛壁垒!《爱·回家》狂揽东京电影节三大奖项,华语电影改写亚洲影史!不得不说,这浮夸的味道,很有C震惊部的感觉。
“我说老弟啊,你出了趟国怎么就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