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冲着拿奖(1 / 3)

《爱·回家》的票房成绩节节升高。

上映半个月,票房突破1000万。

这是什么概念?

去年国产电影的第一名是《孔繁森》,4000万票房。

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票房包含大量单位包场、组织观影,与纯粹的市场消费不同。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票房破千万,就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存在。

等到今年《甲方乙方》上映后,国内还会重新划分出来一个级别………

三千万!

就像后世的“十亿票房俱乐部”。

甚至还营销出来一个“百亿票房俱乐部男、女演员”的概念。

至于怎么界定百亿男女演员呢?

出演过该电影,凑个热闹当配角也算!

抽象,且没有任何说服力。

比如后世某女星年纪越大越矫情,吃够CP红利后切割失败,发出逆天卖惨言论。

就算有百亿票房称号,却挑不起大梁,无法救活一盘水饺……

一开始大家都是冲着《爱·回家》“一部杀穿东京电影节的绝佳电影”的宣传口号去看的。可从电影院出来后,似乎所有人都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中。

“我再次感受到被《妈妈再爱我一次》支配的恐惧。”

“我就是被外公外婆照顾大的,他们真的很疼我,呜呜鸣。”

“相信我,看这部电影一定要带足纸巾,哭的眼睛都肿成核桃了。”

一部电影的成绩取决于当下的社会风向、市场口味以及片方的营销手段。

现在市场充斥大量的苦情电影。

苦情主旋律、苦情亲情、苦情爱情,整一个苦瓜大队。

总之,他们就一个目标:全都给我哭!

越能惹让人哭的电影,票房就越高……

虽然方冬升对小钢炮无感,但当《甲方乙方》结尾那句: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响起时。

某种意义来说,观众也终于能用笑声暂时告别一个充满泪水的银幕时代。

12月19日,《甲方乙方》在京城首都影院举办首映会。

实质就是行业内部观摩会,向与会的局领导、院线经理及媒体记者进行“业务看片”,争取排片支持。排场很大,小钢炮更是现场拿出“三轮车宣言”。

被问及票房预期时,冯小钢现场放话:

“如果票房不过千万,我蹬三轮车送拷贝到各家影院!”

这句话被各大报刊引用头版头条,小钢炮来势汹汹。

12月24日,平安夜,《甲方乙方》正式上映。

北影厂、紫禁城影业重仓出击,120个拷贝覆盖全国28个省市。

重点布局京城15个拷贝、魔都12个拷贝、羊城10个拷贝等票仓城市。

二三线城市首次实现“首轮同步上映”。

此时,《爱·回家》仍在热映中,双方首轮战斗开始,短兵相接。

看《甲方乙方》还是《爱·回家》?

《甲方乙方》是新电影,势头很猛,新奇搞笑的剧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爱·回家》有“抗日”情怀加持,而且苦情戏有大量庞大的群众基础。

一时间,双方打的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但此时冯小钢却苦着脸。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虽说是完全不同的两部影片,但市场份额就那么多。

《爱·回家》每卖出一张票,就意味着《甲方乙方》的存量市场遭到一次挑战。

哦,对,还有该死盗版。

两部电影都有这个情况,那就约等于都没有。

《爱·回家》才多少本钱?

听说也就20万,不对,那个叫方冬升的小子还投了10万块进去。

真特么胆大!

三十万的投资能拍出来什么质量的片子?

能拖得住400万投资,北影厂和紫禁城影业投入全部宣传资源的《甲方乙方》?

可事实是,各片区市场传来的消息矛头直指这部不足自家电影十分之一投资的小成本电影。“没天理了啊!娘的,乖乖在外国拿奖就行了,还他妈在国内当搅屎棍。

鱼和熊掌都想兼得,好事儿就他妈全沾你身上了。”

“你啊,不能收收脾气,咱先看完电影再骂也不迟。”

身旁的徐凡拍了拍他的手提醒道。

“你说的对,是骡子是马,得先拉出溜溜。”

看着影院大厅里挂着方冬升电影节上捧着奖杯的海报,小钢炮又酸又恨,骂咧咧的走进影厅。他倒要看看拍的能有多牛逼……

“东京电影节大奖就这?不就拍个山里娃等妈妈?我明儿去郊区蹲俩礼拜,准保能拍出比这更惨的!”电影放完之后,小钢炮咂摸着嘴一脸不服气。

“我觉得还成,多感人啊。”

徐凡抹着眼泪,眼眶通红。

“所以说,你们女人眼窝子浅,就喜欢看这种苦情戏。

反而到了《甲方乙方》这种黑色幽默就看不懂了,票房就是被你们这群女人给耽误了。”

“行,你的电影牛,别气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