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不不不,《我的野蛮女友》是部小成本爱情轻喜剧。
剧本写出来之后,方冬升就已经推算过拍片预算。
理想状态下大概需要40万美元。
说是小成本制作,但比方冬升前两部电影+一部短片的总制作费用还要高。
当然,跟好莱坞那些动辄上千万的“中小成本”肯定没法比。
既然是尝试,这一次方冬升想要全方面版权合作。
简而言之就是,暂时不带珠影厂玩了。
顶多买它个厂标……大概率情况是,珠影连厂标费都不会让他掏。
王华军:升,你真好,跟小日本合作的时候还带上珠影的厂标,肯定是想让我也有参与感。“斋藤先生,我想我们的合作不必像之前那样死板,可以改变一下。”
“愿闻其详。”
“是这样的………”
传统的合作方式,版权打包售卖。
比如,就像《外婆的家》将亚洲地区影院、电视、录像带发行权打包授权给北野武工作室。收取一次性版权费,后续收益与制片方无关。
这仅仅是针对影片商业潜力不明,但是有获奖经历而言。
制片方可通过卖版权快速回笼资金,减少风险,这么做基本上都是文艺片海外发行。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保底金+票房分成的合作模式:
比如,北野武工作室支付固定保底金,获取日本地区或者亚洲区地区的独家发行权。
后续票房以及其他版权收入按比例分成……
较之上面文艺片的发行模式,不必支付巨额版权费。
由于是商业电影,票房方面有保证(优秀剧本+导演名气+卡司阵容)。
90年代日本电影行业习惯用保底金降低发行方风险,同时票房分成激励合作方的推广积极性。例如,北野武去年《花火》的海外发行就尝试采用类似模式。
还有一种是成本分摊+阶梯式分成条款。
比如,方冬升承担20%发行成本(如宣传、拷贝制作)。
北野武工作室承担80%,票房收入先回本,超出部分方冬升分65%,北野武分35%。这种适合中小成本影片,双方共担风险,高票房时彼此获利更多,符合独立电影合作惯例……听完方冬升的话,斋藤并未发表意见,而是笑眯眯的问道:
“方桑,您倾向于哪种合作模式?我还是那句话,北野武工作室最大限度支持您的决定。”不止是华夏六大电影厂有眼光都想争取方冬升。
从他拿到威尼斯最佳导演的时候,北野武工作室就决定在方冬升身上押宝。
其中,有《外婆的家》合作之后的信任。
也有对方冬升未来的看好,毕竞北野武本人就是野路子出身的典型案例。
他在方冬升这个年纪,还只是个一事无成的混混。
当然,如果非要说的玄一点……那就是日本传统民族心态中对强者的盲目崇尚在作祟。
毕竟,那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方桑,牛逼!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保底金额+票房分成的模式。”
方冬升直言不讳。
三种合作模式,除了第一种不太合适,其他两种说实话,差距不大。
其最大的差距就是从华夏电影变成了华日合拍,以及版权分配。
以方冬升目前的财力,拍《野蛮女友》绰绰有余,没必要让小日子硬掺进来。
“当然可以,那么双方的责任呢?”
一个想拍,一个想合作。
方冬升和斋藤的沟通并没有产生什么争执。
遇到僵持不下的话题,斋藤起身鞠躬,出去给北野武打电话。
整场谈判维持四十分钟,斋藤共起身三次电联北野武。
最终达成合作:
北野武工作室花30万美金购买《野蛮女友》全亚洲版权的30%。
包括影院票房、VCD录像带、电视播映、周边衍生版权等。
其中,北野武工作室整体负责《野蛮女友》的宣发、拷贝等具体事宜。
“方桑,我想北野武先生和我一样,都是带着相当的诚意来与您合作。
具体的拍摄和选角,北野武工作室绝对不会掺和进来。
关于合作合同等我回日本之后会亲自送给您。
希望接下来,我们合作愉快。”
“当然。”
商讨完之后,斋藤就订了回日本的机票,争取早日把合同敲定带回来签掉。
随着业务开展的越来越广,方冬升也想着需要注册个影视公司对接相关合作……
在酒店待了一天后,他赶到大观园《还珠2》剧组。
相较于上一次的默默无名,方冬升刚到剧组,就被林心茹发现了。
“您、您是方冬升导演吧?您好、好,我叫紫薇、不对,我叫林心茹。”
活着的威尼斯最佳导演哎,可比金马奖有含金量多了。
方冬升笑着朝她点了点头。
有句话说的好,小火靠运,大火靠命。
她95年出道,扑腾了一年没有任何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