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淮来说,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备课的他,突然让他上来讲课的话,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能够让自己讲课的内容保持在核心点上面。
但没有经过备课,自然也就让他不是那么很容易地就能够把自己讲述的内容控制在比较基础的部分上,于是乎,思维上面的发散也就成为了一定。
特别是对于一名数学家来说,发散思维更是成为了研究课题的时候所必备的技能。
当然,倒是也不能小看了场下的这些学霸们,其中还是稍微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勉强跟上的。比如今年在他们IM0国集队中以一名之差没能进入国家队的同学,黄绍文。
“嗯嗯……戴德金分割原来是如此这个情况,这三个定义条件,唔……之前倒是学过,现在听周神这么一说,总算是能够明白这些个公理之间与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了。”
黄绍文一边看着台上周淮在黑板上飞速写下的那些东西,一边迅速跟着在自己的课本上做着笔记。坐在他旁边的,是他的熟人郭云,同样也是之前进入了国集队的一一他们都来自于临海中学。郭云看着黄绍文在书上做着的笔记,不由问道:“不是,你真能听懂啊?”
黄绍文笑了笑:“勉强能跟上吧。”
他抬起头看着周淮在黑板上又写下了各种各样的推导过程,说道:“只能说,唯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够体会到我们这种凡人的思维和大神之间的思维有着多么巨大的差距。”
“人家的思维方式就是即使保持跳跃性,他们也能够清楚这跳跃性的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逻辑联系,而对于我们来说,就完全做不到了。”
“就像是上楼梯,人家一步能够跳上去十层,而我们勉强只能跳个六七层,甚至只有四五层。”听着黄绍文的话,郭云有些不明觉厉,“……你现在好歹还能够跟上,我反正是完全弄不明白。”郭云倒是知道,黄绍文就是那种非常纯粹的【努力派】、【方法派】。
他们在临海中学也当了三年的同学,老师们都说黄绍文是一个学习非常讲究方法的学生,因为他将学习的方法研究到了一个相当极致的程度,同时还能够保持全部的努力,用于践行这些方法上面,因此就让他一直都能够在成绩上名列前茅,不仅仅是数学,即使是在全科考试中,也都是如此。
黄绍文也和他们分享过那些学习方法,但最终郭云他们这些同学们就发现,这样的方法,只有黄绍文才能够将其实践出来,其他人是无法做到像他那样好。
要么是在努力程度上面差了一些,要么是在理解程度上差了一些。
所以黄绍文最终能够在国集队中取得第七名的成绩,但同样也遗憾于只有第七名这个成绩。再往上面,那就不仅仅只是掌握了方法和努力就行了,到这种程度,就更加需要天赋了。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黄绍文的天赋就很差,他终究也是有着不错的天赋,只不过这样的天赋并不能让他进入国家队六人。
所以,对于所有学习比自己好的人来说,唯一不让郭云感到羡慕的,也就只有黄绍文了,因为他值得。黄绍文笑了笑,说道:“我这也是因为之前与预习过了,所以才行的。”
随后他抬起头,看向周淮,此时的周淮已经在黑板上面完成了一段关于柯西序列的相关板书。黄绍文便继续跟着在书上做起了相关的笔记,并且在旁边给上注释。
旁边的郭云也没有再打扰,毕竞打扰了黄绍文做笔记,不就等于也打扰了自己做笔记嘛一一嗯,黄绍文的笔记就是他的笔记。
就在这个时候,讲台上的周淮将刚才写的柯西序列等价类定义圈了起来。
“简单来说,戴德金分割和柯西序列,都是为了“填补’有理数中的“空隙’,从而构建出一个完备的实数系。这保证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所有极限,只要它满足收敛的条件,就一定能找到那个确定的极限值A。这是我们能安心使用g-8语言的根基。”
听到这,黄绍文眼前一亮,原来如此,周神刚才是在为整个极限理论寻找地基!
虽然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在乎地基,他们只想知道这个理论该怎么用。
但是在周淮这样的大神思维中,他们却就从来都不是单纯地只知道一个工具该怎么用,而是同样也能够完全理解这个工具是怎么来的。
用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是,泰勒定理,这个微积分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他们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这个定理怎么用,但是对于周淮来说,他就不仅知道这个定理怎么用,同时也知道这个定理该怎么证明。黄绍文感觉自己理解了周淮的数学思维方式,或者可能是,像是周淮这样的数学大神们,都是怎样研究数学的。
这也是黄绍文在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时,经常思考的一个方向。
他自知自己的天赋实在是做不到多好,所以他就会去想,也许通过学习这些大佬们的思维,会是一个继续提高自己的不错方法。
“嗯,应该就是这样了。”他点点头,在心中给自己的发现点了个赞。
自己以后研究的时候,应该也要效仿这样的思维方式,尽量去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每一种知识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