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这位老人,周淮虽然不认识,但是倒也能够感受出对方那浑身散发出来的大佬气息。
总之肯定不会简单。
而旁边的张旭也再次介绍起来,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尊敬:“这位是潘和院士,潘和院士以前担任过咱们华国工程院的常务副院长,后来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了,不过也一直在为咱们国内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出力,算是国家计算机事业发展的核心智囊。”
虽然周淮不懂这些职位都是啥级别,但反正听上去就感觉挺厉害的。
“潘院士,您好您好。”
潘和笑了笑,和蔼地对周淮说道:“很早之前就听说咱们华国出现了一位数学天才,那时候就由衷地为你高兴,后来又听说你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我这个搞了一辈子应用科学的人,都忍不住为咱们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突破而喝彩啊。”
他顿了顿,眼神中充满了欣赏:“虽然我是搞计算机的,但我们都清楚,计算机科学的根,就是数学。咱们国家在基础数学方面的人才一直紧缺,能看到你这样的人才出现,是国家之幸,也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最乐于见到的事情。”
“当然,”潘和话锋一转,笑意更浓,“现在看到你在计算机这个领域,也做出了如此重大的成果,那就是喜上加喜了。”
他走上前,亲切地拍了拍周淮的肩膀,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期许,溢于言表。
“其实,这次这么着急把你从假期里叫回来,主要也是我的意思。这里,我得先为打扰你休息,向你道个歉。”
周淮一愣,心中恍然。
好家伙,原来“罪魁祸首”是这位。
但奈何人家是大佬,看周围的人此时都安静了下来,完全没有打扰到这位讲话。
那他还能说啥?
只能继续保持着礼貌的微笑,顺带着人情世故了一句:“不碍事不碍事,现在回来之后能够见到您老,也算是值得了。”
潘和哈哈一笑,随后继续道:“好了,这些都算是题外话,现在还是说正事吧。”
“你在那篇论文中提出的方法,我已经看了,对于你论文的评价,我觉得国外有位叫克里斯托弗·曼宁的教授就说得很好,你提出的那个叫前瞻性因果推演的架构PCE,有机会成为和Transformer架构相提并论的方向。”
他看着周淮,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当然,我个人还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在真正的潜力上,你的这个新架构,应该是要超过Transformer的。”
听到这句话,周淮的眉头不由自主地一挑。
昨天接到陈岳电话时,他就猜测有高人看穿了自己论文中隐藏的巨大潜力。
其他人可不像是他一样,知道自己的架构是脱胎于小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PCE架构甚至可以说是直指小芙这种智能生命的方向。
因此,现在就能够从自己那样一篇论文中看出其隐藏潜力的,当然可以说是高人。
而看样子,就是这位潘院士了。
不过他还是感到一丝好奇,对方的这份信心,从何而来?
单凭一篇理论论文,就敢下如此断言?
他问道:“潘院士,您为什么这么认为?”
潘和说道:“你前段时间是不是搞出了一个软件,叫做小芙日历?”
周淮点点头。
潘和便笑道:“我有一个学生,之前的时候向我提到了你的这个小芙日历,说它在端侧AI的实现上有些“不可思议’。我试用之后,也确实很惊讶,它在完全本地化运行的情况下,是如何实现那种精准的、带有逻辑性的任务判断和规划的。”
“直到我读了你的论文,我就有所猜测了。”
周淮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对方是根据小芙日历做出的判断!!
虽然这也不算是直接从自己的论文中就看出了其潜力,但是光凭这样的眼光和洞察力,也确实不愧是顶尖的大佬。
他点了点头,坦诚地笑道:“潘院士您慧眼如炬。小芙日历里确实运用了PCE架构的部分技术,不过为了适应本地化运行,做了极大的简化和限制,只保留了最基础的评判功能。”
“这就足够了!”潘和笑着点点头,语气肯定,“一个“偏基础’的应用,就已经超越了市面上所有同类产品。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说到这里,潘和看了看周围,便对周淮说道:“好了,今天大家这么多人都来到了这里,其实也都主要是想听听你对这个PCE架构的讲解。”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就还是先交给你吧。”
周淮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昨天的时候也已经和他说过,今天会需要他讲述一下关于这项成果的细节。
尤其是那个数学模型。
计算机技术往往都是拥有时效性的。
虽然年底的NeurIPS大会上面,周淮也会对自己的这个新技术进行讲解,不过那也需要等到年底了。而如果他现在能够先和这些国内的计算机专家们讲解一下,那么国内也就能够相对较快地应用上这个新技术。
潘和笑着点点头,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