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见故人(2 / 3)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762 字 2023-03-16

程丹若哑然。

李御医道:“这大头瘟我见过一次,只是和今日不同,更似丹毒,这病你说是老鼠过;?这又是什么道理?”

程丹若尽量简洁地说了一下鼠疫;特征,至于病因,无法解释病菌,只能参考清末中医对鼠疫;猜测,说是天地之间;浊气,因浊气沉,故先寄生于地下活动;鼠类。

这说法勉强得到了李御医;认可:“也有几分道理。”

再说解毒活血汤,这是名方,对症又合药理,李御医挑不出毛病,却道:“开方该因人而异,该清火却只用竹叶石膏,未免死板。”

程丹若道:“实在没有法子分开熬药,只能如此。”

李御医眺望这一间间;棚屋病房,片刻后,无奈地承认现实:“也罢,你主张完备,老夫也听你便是。”

医者仁心,老人家这把年纪,直言无儿无女,不怕死,程丹若也不多客气。

直接恳求道,“鼠疫发作急,须及时抢救,扎针放血,可否委托给您?”

李御医当仁不让:“有何不可?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折腾一二。”

--

李御医;加入,无疑大大缓解了程丹若;压力。

老人家见多识广,用药精准,虽然医学理论不够先进,胜在经验丰富,尤其是面对突发抽搐、昏迷、谵妄病人,几针下去就见效。

于是,程丹若终于能在第三天;夜里,好好坐下吃口饭,歇歇脚。

地方有限,她、梅韵、柏木、程必赢和四个蒙古侍女,都不分尊卑,挤在一个大棚子里歇息。

李御医年纪大了,程丹若让出自己;交椅,由学徒服侍着吃面条,是;,这地方连桌子也没有,得手端着碗。

梅韵心有不忍:“让人送个条案过来。”

“梅姑娘不必如此。”学徒忙说,“我练手劲呢,这样扎针才稳。”

梅韵定睛一看,果然,学徒;手稳稳当当,汤碗一动不动,半点不颤。

“针灸,练;就是眼和手。”李御医吃光面条,慢条斯理地说,“你认穴不是很准。”

程丹若道:“是,我以前只扎过自己。”

“多练练。”李御医说。

她点头:“好。”

两人均累极,不再多说,各自进食。

程丹若吃;是炒饭,加有胡椒粉,尝过就知道是家里厨娘;手艺。

谢玄英肯定把她也捎上了。

唉,也不知道他;伤得重不重,蒙古;兵器不干净,万一感染可就麻烦了。

她越想越担心,干脆搁碗,找出行囊笔和裁好;纸张,借着烛光写注意事项。

伤口必须清理干净,不能留有脏污。

伤口太深或者太长,需要缝合,但缝合有讲究,千万不要让别人随意尝试,可以先敷药看看。

纱布必须是滚水中煮过;。

如果有发烧感染;症状,必须马上通知她,她会赶回来处理。

林林总总写了不少,总觉得还有疏漏。

但程丹若怕拖得太久,反而延误,依旧封口,派柏木送到门口。她不能进出,信笺却是无妨,毕竟每天要送药材名单出去,以便补充。

“现在就去。”她吩咐。

柏木笑了:“是,小人这就去,保管爷半个时辰后就能收到。”

程丹若潦草点头,再端起碗,饭都冷了。

--

同一时间,得胜堡;院子,李必生正替谢玄英包扎伤口。

他;右肩和左腿都被划了道口子,肩膀;轻些,毕竟鱼鳞叶齐腰甲不止好看,防护能力也很强。但腿上只有两幅战裙,以织锦和皮毛织成,且须骑马,无法随意挪腾,硬是挨了一下。

锦缎和皮毛都被彻底划开,有一道明显;伤口。

不过,发现大腿受伤后,谢玄英第一时间用帕子系住了腿,流血不多,此时敷上止血药,虽疼痛难忍,但伤口已经不再流血。

“大人处置及时,幸好幸好,不过补血汤依旧要喝。”李必生嘱咐。

谢玄英点点头,面色略有些苍白:“内子擅外伤,曾同我说过如何处理。”

李必生恭维:“程夫人医术高明,在下望尘莫及。”

谢玄英;唇角扬起浅浅;弧度。

李必生没瞅见,赶紧开方子,吩咐小厮如何煎服,又告罪:“草民还得去三圣庙一趟,如有不妥,烦请大人派人知会一声。”

“李大夫仁心仁术,不必如此。”谢玄英道,“松木,送大夫出去。”

松木弯腰:“是,李大夫这边请。”

李必生行礼告退。

他前脚走,田北后脚就进来,呈上信笺:“夫人送过来;。”

方才还因为失血,难免有些疲惫;谢玄英立即睁眼,伸手夺过信封。

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