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讨口饭吃(1 / 3)

数日后,县衙人走楼空。

曲景程不仅带走了多缴来的数万两白银,更连县衙的一些老物件都顺走了。

孙玉飞花了三百两银子,便从秋谷城买回一张代县令的文书,便宜的令人发指。

只是进了县衙,看到空空荡荡,又忍不住骂了几句。

“好歹也是户部郎中家的公子,怎如此小气!”

上任第一天,孙玉飞就颁布了新举措。

宋家缴税有功,又是近些年县里发展最好的庄子,加上武道修为极高。

因此县里决定,将民兵训练职责,交予宋家,以保临安县父老乡亲的安危。

孙玉飞亲自撰写了旌善文,给宋启山一个乡饮宾的称号。

代表着官府对其德行和乡望的公开认可和极高礼遇,当然了,荣誉象征意义比较大。

此外,将全县粮油买卖,交由宋家管理。

名义上是为了防止恶性通胀,免得有人发国难财。

但随着一块【义行可风,德泽乡闾】的牌匾,敲锣打鼓送去宋家,所有人都明白。

今后的临安县,宋家可谓一手遮天了。

就连秋谷城都派了通判林青川专门过来一趟,说是表彰。

实际上呢,大概是这位通判大人,想来看看儿子心心念的姑娘,家里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来了之后便大吃一惊,宋家虽只是个庄子,却收入颇丰。

良田三千余亩,除去每年两季栽种外,宋家还带人开垦荒地,种了药田,果树,开塘养鱼。仅论收入,秋谷城那么多村庄,能与之相比的寥寥无几。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产业,宋家并未多取。

大部分利益,都分给了下面的庄民。

朝廷赋税年年增加,租金却始终未提,仍然维持半对半。

来之前,林青川心里还有些傲然。

自己怎么说也是六品官,跟这些农户犹如皓月荧光的差别。

可看了多久,林青川就沉默多久。

然后才对陪着他转一大圈的宋启山拱手道:“我以为自己已是道德表率,向来以此为傲。没想到,宋老爷结结实实给我上了一课。”

宋启山笑道:“林大人两袖清风,广为人知,堪称表率。”

林青川摇头,为了这份虚名,他可得罪了不少人。

否则也不至于在通判位置上尽心尽力那么多年,连个同知都混不上去。

很多时候他也在想,自己这样坚持的意义在哪。

活着的时候,虚名可带来些许心灵上的满足,可日子却过的极为清苦。

别人明面上夸你,背地里却不知道笑话成什么样。

直到如今,似乎看到了意义所在。

宋家得来的三块牌匾,没一块是虚的。

这时候,宋承拓跑过来,先冲个林青1川行礼,然后才对宋启山道:“爷爷,林公子来家里了,娘让我来说一声。”

林青川听到,不禁苦笑:“回来了不先去家,反倒先来这了。”

宋启山道:“林大人勿怪,是我与林公子说,回来后可来家中先喝几杯,洗洗风尘,精神了再回家。”林青川哪里听不出他在帮忙说好话,不过也确实缓解了几分尴尬,对宋启山和宋家的印象,自然更好了“罢了,儿子大了。宋兄与我年龄相仿,就不必一口一个大人了,听着生分,便以兄弟相称,可好?”六品通判,主动降低姿态可不多见。

宋启山却不觉得有何不妥,笑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那林兄便一块回去,留下吃顿饭,喝几杯酒。”

“好说。”林青川跟着他往回走,犹豫了下,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他想问宋启山对闺女嫁娶有什么看法,或者说,对两个孩子的未来可有打算。

在林青川心里,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思想。

觉得只要自己和宋启山说好,婚事就算定下了。

只是降低姿态和宋启山称兄道弟,已是拉下面子,再急急忙忙的主动提婚事,多少显得过于迫切。对自命清高的林大人来说,不合适。

宋启山虽察觉到他的异样,心里也猜到几分,却没有多言。

有些事挑开了,便伤了面子,何必呢。

宋家宅院里,风尘仆仆,胡子邋遢的林雨之,让一家子都吃惊。

走之前,那可是翩翩公子,怎么一年过去成这幅模样了。

若走在街上,根本认不出来,只以为哪的乞丐。

王楚玉忍不住拉着宋念云,低声道:“他这一年,怕是为你吃了不少苦头。”

宋念云默默看着,堂堂通判家的公子,若非她一句话,怎么也不至于如此。

晒的又黑又瘦,和从前判若两人。

谢玉婉赶紧让人帮忙打了热水,让林雨之洗涮一下。

林雨之却摇头,他抱着怀中包裹走到宋念云面前三步停下,然后将包裹放在地上打开。

“仙缘未曾找到,只寻了些又香又甜的青苔想带予你尝尝。只是没料到这几日或走的慢了,已经干枯,吃起来如干草一般苦涩。”

林雨之拱手施了礼,道:“待我先回家见了父亲,年后便会出行,再寻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