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个章节没名字①(1 / 3)

看关兴还要说些什么,王凌赶紧截住了他的话头:“参谋长,你就放心吧,我一开始就跟你说过了,我颇有家资,养得起这样的部队,你不用担心。”

“你现在不如好好的想一想,咱们团的营级部队的编制应该怎么弄,咱们名义上一共就只有四个营的番号,这要是弄不好,可是影响战斗力的。”

王凌道:“另外,我打算把戴胜希从教导队调出来,担任第一营营长,让赵德柱担任警卫连的连长。”

说着,王凌看向关兴:“咱们俩先商议商议这个第一营怎么弄,给全团搞一个标杆出来!”

“我知道团座有钱,养一支这样的部队不在话下。”等到王凌看向自己的时候,关兴赶紧道:“主要是我们没有那么的迫击炮手、无线电员这些技术兵种来充实连级建制啊!”

“而且按照团座你的想法,营一级单位是不是还得建立一个机炮连?甚至是分开的迫击炮连和重机枪连?”

“这些人,哪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从哪里弄来啊?”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系统自称自己是一个合法守法的系统,坚决不做“贩卖人口”的生意,所以只能在现实当中招募,但这些技术兵种不管在哪个部队里面都是宝贝,轻易还招募不到。

王凌站起身来:“所以啊,这就要看你这个大参谋长的人脉啦!”

“赶紧行动起来,给你的那些同学、同事、战友打电话、发电报、写信啊!”

“咱们这么好的部队,来了不亏啊!”

“老关啊,你得支棱起来啊,咱们团可就靠你了啊!”

王凌边说边往外走,直到走到门口的时候,才丢下一句“我去看部队训练去了”就飞速的离开了,留下关兴一个人独自凌乱。

……

拿到滇西独立团的番号、晋升上校团长之后,王凌发现自己更加海阔天空了一些,在禅达这一城十八乡的地界上的面子也更大了一些、做事也更顺利了一些。

没办法,谁让他现在是禅达这地界上唯一的一个团级单位,还是中央军的部队。

在拿到番号的当天下午,王凌就收到了县长的请柬,县长和禅达诸位乡贤在城里唯一的翡翠楼里设宴,邀请王团座赴宴。

俗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王凌也有意和当地管事的人搞好关系,尤其是这些人还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因此自然是欣然同意,然后带着关兴一起赴宴。

宴席当中的诸多细节不再细述,只知道一阵推杯换盏之后,宾主尽欢,王凌也得到了一些好处:参加宴会的十几家乡绅一起凑了一笔钱粮出来,以“劳军”的名义交到了王凌的手里。

四千个半开(2000大洋)是给王团座个人的,名义是自然是“王团座保卫乡梓劳苦功高,禅达父老聊表心意”这样好听的话,两匹大马骡、四匹驮马、四头猪和二百双布鞋、三千法币、两千斤高粱米、一千斤糙米是给独立团的,名义是“慰劳弟兄们”、“补给军资”。

这些东西不少了,放在禅达保安团身上,这些物资可以供全团一个月用的了,毕竟人家一个团还不到八百人。

除此之外,禅达十八乡还愿意凑两千个壮丁出来,帮助独立团修葺驻地。

这些好处真就是“不拿白不拿”的,王凌自然是笑纳了,这下酒桌上的气氛就更热烈了,那几个眼瞅着都已经奔五的乡绅,还和王凌称兄道弟起来了。

颇有点“你拿了我的东西,那咱们就是自己人,你就不能为难我了哟”的感觉。

按王凌的性格来说,他其实是不太乐意接受这种潜规则的,但是想到自己在这里也待不了多长时间、现在又是部队整训的关键时期,实在是没有必要和本地的地头蛇们闹僵,还不如大家一起和和气气的,借助他们的力量做点事情。

和光同尘、虚与委蛇嘛,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掌握这项技能,王凌一个刚刚晋升主演的业余群众演员,这项技能自然是掌握的。

第二天上午刚刚吃过早饭,孟烦了就一瘸一拐的出现在了“临时团部”,宣告自己的归队。

孟烦了的手术很顺利,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只要正常休养,很快就可以活蹦乱跳了。

所以,这几天,孟烦了一直都在李良的“卫生队”里休养,直到听说部队被整编成了独立团、长官也晋升为了上校团长之后便坐不住了,以“我团新建、人员奇缺,正是用人之际”为由,态度坚决的向李良提出了归队申请。

所有的伤员和医护人员(李良挖来了两名小护士)都归李良管,所以想要归队就必须向李良提出申请,由李良亲自同意才行。

按照王凌给卫生队制定的为数不多的几条条例来看,擅自离开卫生队,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就算当时看在你还未痊愈的份上不搞你,等你痊愈了之后有的是方法整你,最低也得是“小鞋穿到合脚”的档次。

孟烦了虽然觉得王大团座的气性有点大,但是他还想好好的在这支新生的部队里干下去,可不敢违背王凌的规定。

所以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打报告。

李良在给孟烦了做了一番检查之后,认为他的伤口已经愈合,只要不参加高强度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