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一次合作(2 / 4)

在是让他们这两个,一个才博士毕业没两年,一个还在读博士的新手有些汗颜了。

这他们得回去再好好研究一段时间大概才能够明白吧。

直到最后,韦东摆摆手,苦笑着说道:“好了好了,你也不用再全部讲下去了,对我来说,这东西实在是理解起来还有很大的问题。”

旁边的李图也点点头,忍不住说道:“从你刚才提到那什么过滤掉那些非共振的扰动模式,而只对可能发生共振的模式敏感的时候,我就完全懵了。”

“果然,虽然我读了燕京大学的数学博士生,但是距离真正的天才实在是还有太远的距离。”周淮听到两人这么说,也没有再继续讲下去,挠了挠头,“没有那么夸张吧?”

“有,那当然有。”韦东和李图两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韦东这个时候说道:“实话说,其实张老师现在研究的这个三维下的情况,我们就没有参加进来了,实在是太难了,当初和张老师讨论了一下,我就放弃了,这个课题完全就不是我能够参与进来的,听听就差不多了。”

李图也点点头:“我也是,今天基本上就是张老师联系了我们,问我们要不要来听听这场讨论班,所以我和韦东才过来了,如果真的要去研究的话,那就完全做不到了,而且我明年就毕业了,已经准备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到时候到那边去了之后,也就更没空留在这里参加张老师的课题了。”然后她摇摇头,说道:“老实说,我这段时间还收到了华威天才少年HR的招聘电话,也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投过简历,他们怎么就联系上我了,之前也面试到副总面,还很是纠结啊,不知道是答应他们,还是去新加坡深造,我现在也是头疼。”

听到李图的话,周淮不由感慨,虽然他们听不懂自己刚才讲的东西,不过却也是能够吸引到华威少年天才这种起步百万年薪的邀请啊。

也都算是天才。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传来了一道声音:“你们三在聊什么呢?热火朝天的。”

他们看了过去,就见到张文飞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看情况,这场讨论班算是完全结束了,刚才的提问讨论环节也结束了,现场已经进入到了自由讨论,想要离开的人也已经可以离开了。

韦东和李图便将刚才周淮从报告中得到灵感的事情告诉给了张文飞。

张文飞的眼前一亮,立马就看向周淮,惊喜地问道:“你真的有想法了?快来和我说说!”虽然报告会之前和周淮说希望他能够通过这场报告会获得一些新的灵感,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不仅确实有了新的灵感,而且还是这么快就有了。

张文飞不由期待万分起来,他现在可丝毫不敢小瞧眼前这个没有在PDE领域做出过一些突出成就的年轻人,光是报告会之前周淮和他谈到的那些东西,就足够让他对这个年轻人表示重视了。

“张老师,”听到对方问起,周淮微微一笑,随后便开口道,“首先要说的是,您的报告实在是相当精彩,特别是关于“共振’的部分,它让我之前的一个模糊想法,变得清晰了起来。”

“哦?”张文飞立刻问道,“说说看。”

“还是之前的那个思路,”周淮将手中的那几张草稿纸展示给了对方,“听完您的报告后,我确信,我们要寻找的那个泛函,它的物理本质,就是用来度量扰动与背景流之间的“共振效率’,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涡旋拉伸项在特定扰动能量范数下的瑞利商。”

“瑞利商?”张文飞一怔,他有些没想到会从周淮的口中蹦出这样一个名词。

“是的!”而周淮越说越兴奋,大概也是刚才那短时间的顿悟还让他的大脑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当中,“我们不直接去求算子的谱,而是去求这个瑞利商的极大值!这个极大值本身,就可能对应着系统最大的不稳定增长率。而实现这个极大值的函数,就是我们寻找的那个最不稳定的特征模态!这样一来,我们就把一个无限维的、非自伴的谱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变分问题!这……这在理论上和计算上,都可能是一条捷径!”

张文飞顿时愣住了。

瑞利商……变分问题……共振效率……

这就是周淮从他的这样一场报告中所得到的灵感了吗?

尽管他可能不像是周淮那样,从这短短的思维当中就看出解决他们这个问题的未来所可能要走的路,但基于一个还算相当优秀的数学家的直觉,张文飞确实能够感觉得出,周淮说的这个思路的确可行。如果给他纸和笔开始推导一下,或许就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不过这个时候,他看着周淮手中的那几张草稿纸,便说道:“我来看看。”

而后他接过了草稿纸,迅速地在上面翻动了起来,同时时不时地也和周淮交流几句,而后眼前便越来越亮了起来。

至于旁边一直听着的韦东和李图,则是听得一愣一愣的,刚才周淮和他们说的时候,他们就听起来感觉非常有难度了,而现在,听着这两位的交流,又顿时让他俩彻底成为了路人角色。

听不懂,根本听不懂。

我是谁?我真的是学数学的吗?真的是